券商頻頻逆勢做市 這些新三板公司緣何受青睞
今年以來,新三板頻現券商退出做市,導致部分公司因做市商不足2家退出做市,但仍有75家新三板公司共計被144家券商宣布提供做市服務。券商們為什么逆勢做市這些公司呢?
為優質企業做市
延續2017年以來的趨勢,今年券商退出做市數量不減。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全國股轉系統542次披露了券商退出新三板公司做市的消息。其中,東吳證券和光大證券退出最多,分別為78家和46家。
但是,仍然有些券商在堅守,持續為優質企業提供做市服務。東財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聯訊證券、東興證券和安信證券加入做市的公司數量排名靠前。申萬宏源證券、中泰證券、國信證券相對穩定地持有新三板做市公司股票。
一家券商的做市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以來,公司做市倉位一直保持平穩。2017年開始,公司著手結構性調整,退出一些業績不好、有問題的企業,加倉戰略性客戶。這些戰略性客戶多為資質較好的企業,并由公司擔任主辦券商。
哪些公司受青睞
統計顯示,截至5月23日,合全藥業、武侯高新、健佰氏、寧波公運、華光源海、塞北股份、精華股份、首帆動力等掛牌企業今年獲得4家以上的券商新增做市或加入做市。天士營銷、源和藥業、華嶺股份和高光世紀則獲得3家券商做市或新增做市。
合全藥業是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在由集合競價轉做市后,合全藥業獲得了15家券商做市服務。合全藥業母公司藥明康德是生物醫藥領域的“獨角獸”,2017年7月4日,藥明康德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材料,2018年3月27日順利過會,是中概股以IPO形式回歸A股的第一單。合全藥業去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從藥明康德購入制劑資產和業務,向客戶提供制劑工藝研發和生產外包服務。2017年,合全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1.87億元,凈利潤高達4.95億元。
7家券商加入為武侯高新提供做市服務的隊伍。武侯高新專注產業園區的運營與管理,以“載體+金融+科技+服務”為特色,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專業化、多元化的孵化增值服務。該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為1.23億元,凈利潤為3412萬元。
“新三板+H股”概念公司也被做市商相中。已經宣布將赴港IPO的成大生物,今年4月獲得國元證券和中航證券兩家券商加入做市,其中中航證券加入做市時點是全國股轉公司與香港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后的第二天。⊙記者 阮曉琴
新三板今年以來新增做市商數量居前的公司
公司名稱 | 新增做市商數量 | 是否為首批做市商 |
合全藥業 | 15 | 是 |
武侯高新 | 7 | 是 |
健佰氏 | 6 | 是 |
寧波公運 | 5 | 否 |
塞北股份 | 5 | 否 |
華光源海 | 5 | 是 |
首帆動力 | 4 | 否 |
精華股份 | 4 | 是 |
高光世紀 | 3 | 是 |
源和藥業 | 3 | 否 |
華嶺股份 | 3 | 否 |
天士營銷 | 3 | 是 |
注:數據截止時間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