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券商資管規模縮水2萬億 超半數凈收入下降
去通道進行時,券商資產管理規模繼續萎縮,收入卻現部分增長。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的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券商資管總規模萎縮2.17萬億元,有可比數據的95家券商中有69家規模下滑。不過,資管凈收入卻出現分化,51家券商上半年同比下滑,44家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規模只有1700多億的東證資管,凈收入高達15.06億元,增長131%,超過資管規模1.4萬多億的龍頭券商中信證券,排名第一。
從資管規模分布看,券商資管約八成都是通道業務,而東證資管、中金公司、中泰、華融、廣發等券商的資管主動管理業務占比超過一半,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總體規模縮水2.17萬億
今年上半年,券商資管受托資金規模15.8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06萬億元萎縮了2.17萬億元。資管受托規模前十的券商中,僅有2家同比微增,為招商資管和申萬宏源。
自去年二季度開始,通道業務開始受限,主要依賴通道業務的券商資管業務開始收縮。
記者獲悉的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有資管規模同比數據的96家券商中,69家資管受托規模都有所萎縮,規模縮水20%以上的有33家。
其中,有3家券商的資管業務受托規模同比縮水過半。縮水最厲害的是華信證券,從去年上半年的285.86億元縮水了67.34%,今年上半年僅93.37億元;其次,東方財富證券的資管受托規模減少至140.05億元,縮水了64.73%;萬聯證券上半年受托規模為949.62億元,同比縮水了50.54%。
資管受托規模前十的券商中,有8家受托規模同比有縮水,下降幅度最多的是廣發資管,同比下降四分之一。據了解,按監管規定,廣發資管正在主動進行資金池業務清理,因而規模下降明顯。
規模排名前三的券商資管受托規模也都出現下滑。中信證券資管規模有1.48萬億,依然是受托管理規模最大的券商,但比去年同期也縮水了14.2%;華泰資管受托資金規模為9099.42億元,同比下降了4.75%;國泰君安資管上半年的受托規模為8357.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64%。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管業務普遍收縮的當下,資管受托資金規模前十的券商中有2家規模微增。招商資管上半年的資管受托規模為6798.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95%;申萬宏源上半年的資管受托規模為7964.53億元,同比微增0.26%。
東證資管凈收入超中信
雖然規模普遍縮水,但券商資管凈收入卻出現了分化。今年上半年,有資管業務凈收入同比數據的95家券商中,51家券商上半年資管凈收入同比下滑,44家同比增長。
最為突出的就是東證資管,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為15.06億元,在券商資管中遙遙領先位列第一,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1%。
其實,東證資管的管理規模為1739.13億元,同比增長了21.84%,但凈收入卻相當于去年的1.3倍,甚至超過了資管規模達到14768億元的中信證券。也就是說,規模只有中信證券的八分之一,凈收入卻比中信證券多了5.4億元。
東證資管具備中信證券沒有的公募基金業務,憑借多年來相對穩健的長期業績獲得認可,去年發行了多只東方紅爆款基金,并穩穩占據了混合型基金的前十榜單中多個席位,于是業績帶動規模增長,同時帶動凈收入增加,形成了獨特的模式。
總體來看,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排名前20的券商中,有11家券商資管業務凈收入同比增加,9家凈收入同比下滑。除了東證資管外,國開證券上半年的資管凈收入為2.44億元,同比增加了1.44倍,為凈收入前20名券商中增幅最大的券商。
資管凈收入同比下跌的9家券商資管中,華融證券為3.33億元,同比下滑46.63%;中泰資管為2.62億元,同比下滑30.57%;華泰資管為8.43億元,同比下滑23.21%。
五券商主動管理占比過半
整體來看,券商資管規模在縮水,券商業績正在分化。但每家券商資管的賺錢能力如何?單位規模產生的收入有多少?這也與資管的業務結構密切相關。
記者統計發現,以上半年單家“券商資管的凈收入/客戶資管受托資金規模”來計算,單位規模資管凈收入超過10元的有35家券商,單位規模凈收入低于5元的有30家券商。
其中,單位規模收入最高的是華信證券,為103.6元,也是唯一一家單位規模資管收入超過百元的券商;東證資管單位規模收入排名第二,為86.62元,位列第二。這兩家券商的單位規模資管收入遙遙領先。
一定程度上,單位規模收入的高低,與券商資管的業務結構直接相關。通常主動管理占資管規模的比重越高,單位規模收入越高;反之亦然。
由于目前并未公布券商半年度的主動管理規模,暫采用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一季度數據計算(券商主動管理資產一季度月均規模/資產管理一季度月均規模),可見排名前20的券商主動管理的比重。
經記者初步計算,一季度主動管理資產占資管規模比重超過50%的有華融證券、廣發資管、中金公司、中泰證券資管以及東證資管5家券商。
有可比數據的13家券商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廣州證券等券商資管業務的主動管理規模占比超30%。其中,最高的是華融證券,占比65.90%;其次為廣發資管,占比為53.15%;光大資管主動管理資產的規模占比為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