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斷有信陽市固始縣居民反映,當地中醫院也存在“丁義珍”式窗口,繳費或取藥非常不方便。無論醫生還是患者,想和窗口內的醫生交流,得低頭彎腰才行,通過該網友的微博配圖顯示,固始縣中醫院的結算窗口距離地面確實很近,取藥的居民也是艱難地趴在窗口前取藥。
一個窗口就是一條紐帶,一個窗口就是一個形象。發生在固始縣中醫院一個取藥的居民也是艱難地趴在窗口前取藥,看似不起眼的服務窗口,當取藥的居民也是艱難地趴在窗口前取藥,的確讓百姓怨聲載道,也影響著醫院整體形象。看來,服務好人民群眾不需要“花架子”,也是緩解醫患關系重要環節。
醫院是服務好患者的,為患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這是責任所在,顯然,取藥的居民也是艱難地趴在窗口前取藥,根本沒有考慮到服務好百姓窗口,與省衛生廳批準為二級甲等醫院這個稱號不相匹配。公開資料顯示,固始縣中醫院1951年建院,1997年被省衛生廳批準為二級甲等醫院。是固始縣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首批定點醫院。2009年經國家批準在成功大道西段異地新建,2013年12月正式投入運行。新建固始縣中醫院占地面積70畝,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設置床位500張。固始縣120急救指揮中心也設在其中。足以可見,固始縣中醫院服務好人民群眾只是做好了花架子功夫上,在服務好人民群眾的細節上設置了一道墻,拉開了醫院與患者的距離。
當初設置低窗口取藥,或許醫院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也要為殘疾患者考慮,讓殘疾患者取藥方便。但是,既然考慮到殘疾患者取藥方便,那么,正常患者取藥是不是帶來諸多的麻煩,假如從服務的角度出發,從人性化的立場出發,在設立一個低窗口同時,也要設立一個正常窗口豈不是美中加美,所有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就不會出現取藥的居民也是艱難地趴在窗口前取藥這種不人性化的現象發生。
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為民服務就體現在細節上。對百姓而言,身邊每一件看似瑣碎的小事,很多是關系切身利益的大事。倘若固始縣中醫院不想擔當、不愿作為,甚至把百姓的意見和呼聲當成旁耳風,繼續我行我素,拉開的是醫患關系,必然損傷醫院的形象和公信力。
當前,各單位部門都在轟轟烈烈的開展為民服務工作,就是讓人民群眾滿意,提升本單位的形象。足以看來,為民服務并不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張貼標語,而是需要具體的實際行動。希望固始縣中醫院主動地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不斷提升為廣大市民服務的能力,提升了企業自身的服務魅力,不僅僅樹立了好形象,得到市民的好口碑,也是為創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