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是我國居民消費、休閑的黃金時節。在國慶假期即將來臨之際,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國慶期間消費市場將呈現繁榮穩定發展態勢,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平穩。
近日,商務部召開“保障節日市場供應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新聞發布會。國慶假期將至,中國商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國慶期間消費市場將呈現繁榮穩定發展態勢,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平穩。在保供應的基礎上,各式各樣的促消費活動也將在全國遍地開花。
市場供應有保障
國慶期間,保障市場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至關重要。
在貨源組織方面,商務部將指導商貿流通企業結合節日消費特點,增加生活必需品備貨量,提高補貨上架頻率,切實保障市場供應;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置集中采購等異常情況,確保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
在兜底保障方面,組織重點地區發揮區域聯保聯供機制作用,做好極端情況下應急保供工作。近期,福建全省主要生活必需品日均供應量超過2萬噸,貨源充足、供應穩定;黑龍江組建市場保供專班,建立“點對點”供應機制,保障封閉小區生活必需品供應。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強調,節前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向七省份投放中央儲備牛羊肉,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節日消費需求。今年以來,已累計組織投放中央儲備豬肉9萬余噸、牛羊肉8300噸,收儲中央儲備凍豬肉4.2萬噸。指導各地適當增加政府儲備,適時組織投放。
繼續挖掘消費潛力
雖然國慶假期是傳統的消費旺季,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汛情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預期尚不穩固,消費回升基礎還不牢固,實體商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仍比較困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95億元,同比增長2.5%,比2019年8月增長3%,增速比上月回落6個百分點。面對新形勢,如何釋放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挖掘消費潛力?
王斌表示:“我國消費回升總體勢頭沒有改變。去年上半年消費大幅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8月以后基數不斷抬高,所以今年下半年以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總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我們分析,10月乃至整個四季度消費仍將延續平穩恢復態勢。預計全年社零總額有望達到44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2.5%左右,比2019年增長8%左右。”
據悉,為抓住“金九銀十”、歲末年初旺銷季節等有利時機,各地將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以節聚勢、以節興市、以節興商。如,上海啟動金秋購物旅游季,云南開展“惠購金秋”促消費系列活動,甘肅開展迎國慶促消費系列活動,濟南舉辦金秋消費季活動,湖北、南京、鄭州等多地也將在國慶期間發放惠民消費券等。
提升消費平臺載體
與此同時,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商務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擴大城市消費規模為目標,深入實施城市商業提升行動。
據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介紹,實施城市商業提升行動,重點將包括打造城市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展特色街區、特色商圈;創新發展老字號,釋放國潮消費的潛力。
尹虹表示,今年以來,商務部會同11個部門下發了《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同時也對首批30個試點地區進行了公示,下一步將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思路,完善和優化社區商業的網點布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工作原則,建設一批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的便民生活圈,打通居民消費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提高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化、智慧化和品質化水平。
特色街區、特色商圈是培育消費升級的載體。據了解,從2018年年底開始,商務部開展了步行街改造提升的試點工作,23條街入選進行試點。今年1-8月,23條試點步行街的客流量和營業額同比都增長了40%以上。今年以來,商務部還組織開展老字號嘉年華活動100余場,直接實現銷售額超過12億元,帶動了線上線下銷售超過150億元。
“下一步,我們要支持傳統商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勵發展智慧商店、無接觸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要優化提升消費平臺載體,包括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充分發揮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個培育城市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實施城市商業提升行動;深入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繼續組織開展好中華美食薈、老字號嘉年華等重點促消費活動,鼓勵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金九銀十、歲末年初消費旺季有利時機,組織開展商旅文體融合、線上線下結合、城鄉區域聯動的各類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提升市場人氣,釋放消費潛力。”王斌表示。
(記者 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