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第七屆“格隆匯·全球投資嘉年華·大中華區卓越上市公司”評選結果揭曉。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大會共設置21個獎項,以甄選并獎勵港/美/A上市的在多個維度的優質企業。其中,“年度投資價值獎”、“年度大市值成長價值獎”、“年度中小市值成長價值獎”等獎項頗受資本市場關注。
(資料圖片)
其中,順豐同城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即配平臺——榮獲“年度大市值成長價值獎”。據主辦方介紹,“年度大市值成長價值獎”旨在表彰在市場發展中不斷自我強化的公司,這些有活力有成長能力的公司,既需要選對賽道,也要擁有核心技術壁壘,更要有可持續的人才儲備,如此才能更多地為國家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價值。
顯然,這是對順豐同城成長性價值的一種肯定。隨著國民在線消費習慣的養成,疊加持續的疫情催化,即時物流行業再度迎來一輪高速發展期,作為脫胎于順豐集團的即時物流板塊,順豐同城的成長性更是有目共睹——創立5年即上市,連續六年高增長。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9年順豐同城獨立運營以來,三年全年(2019-2021)總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97%,幾乎以每年翻番的節奏在增長;另外,在今年多地疫情反復等諸多不利環境下,總收入仍實現雙位數以上的同比增長。
得益于規模效應等因素的驅動,順豐同城的運營杠桿亦持續顯現——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期間毛損率和凈虧損率逐年向好。其中,毛利自去年開始轉正,今年上半年毛利和凈利進一步大幅改善,接近盈虧平衡。
究其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首先有旺盛的即時零售配套的物流需求支撐。據艾瑞咨詢數據,2021年即時配送服務行業訂單規模為279.0億單。未來隨著即時配送服務行業向全場景、全距離、全時段方向發展,預計2026年,行業訂單規模將接近千億量級,2021-2026年年復合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
在此基礎上,順豐同城還有其獨特的競爭優勢,重點體現在差異化的戰略定位(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全場景的服務能力、物流科技基因。此外,還有來自大股東順豐集團的支持等。
首先,第三方的戰略定位決定了順豐同城可以實現相比于電商系平臺的錯位發展,在運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渠道融合的趨勢之下,順豐同城除了擴展平臺自有需求(包括B和C以及最后一公里)之外,還可以承接更多的外部訂單,例如有市場報道稱,近日公司與抖音生活服務達成“團購配送”合作,目前該服務已在多個城市試點上線。不難料見,隨著抖音直播電商生態的變現提速,未來該部分也有望持續為順豐同城貢獻可觀的增量。
第二,全場景的服務能力,尤其是非餐場景。根據公司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來自非餐場景的收入為10.51億元,同比增長32.4%,約占公司整體收入的六成(含最后一公里收入的情況下)。定性分析來看,餐飲外賣在時間區間上具有極高的集中度,相比而言,順豐同城所覆蓋的場景需求在時間跨度上分布更大,增長可持續性更強。
根據東吳證券測算,即時零售用戶天花板5.5-6.4億人,高于餐飲外賣但低于綜合電商,中性情形下相較2021年還有翻倍空間;該行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10182億元左右,線下渠道滲透率約3.3%,2022-2025年CAGR為31%。
第三,物流科技作為推動行業轉型、促進降本增效的必要手段。這顯然也是順豐同城乃至順豐控股的持續投入重點。除此之外,與大股東順豐集團的協同效應顯著,特別是后者在倉儲、干線運輸及車隊等物流基礎設施領域所構建的一張順豐“大網”。此外,順豐集團憑借較高品質的服務體驗,在市場所建立起的有利品牌認知,理應也將賦予順豐同城一定的品牌溢價。
綜上所述,順豐同城整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規模效應兌現,盈利不斷改善。基于其在同城物流市場獨特的卡位及資源稟賦,在國內“擴大內需”的基調以及促進消費大循環的背景之下,未來有望隨著即時零售實現持續增長。
尾聲
盡管受疫情和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大市因諸多內外因素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近期,隨著防疫政策優化措施的密集出爐,市場憧憬國內疫情放開,食品、生鮮、生活百貨、藥品等同城配送需求日漸增加,帶動配送服務市場持續蓬勃發展,經濟復蘇預期升溫,順豐同城的股價于近期也有一定幅度的反彈。據富途統計顯示,自11月1日至今,順豐同城累積漲幅超過50%,顯著跑贏大市。這說明投資者情緒明顯在回暖,下行空間有限。
從中長期視角而言,近幾年,受疫情反復的催化,商家和用戶的即時配送需求被不斷激活,加速在線即時零售及配套物流習慣的培養,同時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臺開始加大在本地生活領域的投入,需求和投入雙增加,形成良性循環,第三方即配平臺也將迎來更大的機遇。順豐同城作為業內領先的頭部平臺,未來增長的持續性也是可想而知的。
關鍵詞: 順豐同城(09699.HK)斬獲年度大市值成長價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