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A股豬企四巨頭中的牧原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
(資料圖片)
不過,這次年考三家豬企業績卻走向兩極分化,“豬茅”牧原股份業績幾近翻倍,正邦科技預虧超百億,新希望也不盡人意。目前,就差溫氏股份了,表現會如何呢?
“豬茅”一枝獨秀
牧原股份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120億元—140億元,同比增長73.82%—102.79%,2022年公司生豬銷量較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銷售生豬6120.1萬頭,同比增長52%)。
據悉,牧原Q3 凈利 81.96 億元,據此計算,Q4 凈利預計 104.88 億元 -124.88 億元,環比增長 28%-52%。同時,全年生豬銷售均價同比有所上漲,經營業績上升。
牧原股份稱,生豬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是整個生豬生產行業的系統風險,對任何一家生豬生產者來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部風險。動物疫病是畜牧行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生豬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下降或上升),都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未來生豬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仍然可能造成公司的業績下滑。敬請廣大投資者審慎決策,注意投資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牧原股份同日公告《關于GDR申請事宜獲得中國證監會受理的公告》。
牧原股份表示,發行GDR是由前期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舉措。公司可通過發行GDR優化資本結構,補充資本金,實施更穩健的財務政策,滿足公司長期發展資金需求。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國內生豬周期波動將持續存在,發行GDR可有效拓寬資金儲備渠道,應對未來可能的周期性波動。
截至今日盤前,牧原股份總市值2674.85億元。
新希望預損4.1億-6.1億
新希望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新希望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虧損41000萬元—6100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959087.01萬元,同比虧損減少;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12元/股–0.17元/股。
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盈利5000萬元—虧損1500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792053.00萬元。2022年,新希望基本每股收益預計每股虧損0.12元—0.17元。上年同期為每股虧損2.20元。
新希望表示,公司報告期內出欄生豬1461萬頭,較同期增加46%,成本端飼料原料價格雖連續上漲,公司也持續在種豬配種、產仔,育肥豬料肉比、成活率,非瘟防控等方面工作中提升管理水平與生產指標,使得生豬養殖成本下降明顯,并疊加下半年生豬行情回暖的有利因素,使生豬養殖業務大幅減虧。
另外,對民生銀行的投資收益采用上年同期數據預估,其2022年業績未公告前無法獲知,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影響公司業績預告準確性。
截至今日盤前,新希望總市值594.58億元。
正邦科技最高預虧130 億元
正邦科技預計2022年虧損110億元—13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88.2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生豬養殖板塊銷售生豬844.65萬頭,銷售收入89.54億元,單頭銷售價格1060元,銷售規模及銷售價格較去年均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國內生豬市場價格下滑以及公司整體資金及出欄戰略影響。
正邦科技稱,報告期內,公司期間費用35-45億元,其中職工薪酬7億左右,閑置資產折舊攤銷20億左右,借款利息12億元左右,其余主要為水電、物料、股權激勵費用等。
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對目前公司部分閑置無效及已經拆除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及租賃資產進行報廢處理,同時對期末生豬存欄、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計提減值準備,共計損失在30—40億元。受公司整體經營環境影響,公司飼料板塊銷量和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均下降60%以上。飼料板塊利潤也屬于虧損狀態。
正邦科技還公告,公司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雖然公司已啟動預重整,但法院是否裁定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及時披露有關事項的進展情況,無論公司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公司都將在現有基礎上積極做好日常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公司股票交易存在被實施疊加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公司股票存在終止上市的風險。
截至今日盤前,正邦科技市值110.19億元,對此,有投資者表示,2022年虧損110—130億,整個市值還不夠虧的?
隨著上市豬企業績預告陸續出爐,豬產業后市會如何發展,國泰君安表示,去產能驅動下,生豬板塊第三樂章有望開啟。
1)豬價:2023年Q1行業生態依然較差;從供給來看,目前出欄均重依然較高,供給壓力依然較大;從消費來看,受疫情因素壓制需求影響,當前豬價位于低位,節后為需求季節性淡季,需求預計難以有明顯改善;
2)產能:恐慌中的去產能,養殖戶普遍預期2023年應是下行周期,并且冬至往往是季節性高位,但當前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戶盈利預期由樂觀轉向悲觀,行業去產能窗口再度打開;
3)結論:明確看多生豬,第三樂章開啟,產業有望出現季度級別去產能,豬周期高位延續時間有望超預期,當前二者方向皆向上,去產能為催化,低估值為根本邏輯。
關鍵詞: 上市豬企業績兩極分化豬茅最高大賺140億 正邦科技百億市值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