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A兩市券商板塊表現活躍。A股方面,湘財股份漲5.53%,中金公司漲近4%。港股方面,湘財股份漲超3%,中金公司漲超2%,方正證券漲超1%,中國銀河、南京證券等跟漲。
消息面上,繼全面注冊制改革后,2月21日,中證金融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正式上線。
所謂轉融資業務,就是中證金融將資金借給券商,券商再拿著這筆錢借給投資者參與兩融買股票,而從證金公司借錢只是券商融資的渠道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悉,此次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采取“靈活期限、競價費率”交易方式,證券公司可以自主選擇期限,自行申報費率,轉融資交易通過競價方式完成。
轉融資期限范圍為1-182天,分別為短(1-28天)、中(29-91天)、長(92-182天)三檔,各檔次對應的轉融資費率下限由中證金融公司確定并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試點期間雙軌并行。固定期限五檔中的182天期暫停,7天、14天、28天和91天保持不變。市場化轉融資開放長檔92-182天期限區間競價交易。試點上線后,轉融資合約到期的,證券公司可以申請當日歸還、當日再借。
回顧市場化轉融資業務時間線。2012年8月,經證監會批準,中證金融正式推出了轉融資業務,至今已超10年。之后,轉融資費率曾經歷3次下調,分別為2014年、2016年及2019年。
去年10月20日,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啟動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同日,中證金融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調整后各期限檔次的費率具體為:182天期為2.10%、91天期為2.40%、28天期為2.50%14天和7天期為 2.60%。
隨后,中證金融細化試點業務安排,會同94家證券公司完成了技術系統改造,通過兩輪仿真測試驗證了系統處理準確完整。
對于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市場人士認為,轉融資業務試點上線,有利于增強券商轉融資業務靈活性,更好地匹配融資融券業務需求。
海通證券認為,該政策短期邊際影響有限,但考慮到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后,費率靈活度提升,長期利好券商融資融券業務。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轉融資余額在券商兩融融資余額中占比并不大,不到10%。據中證金融披露的數據顯示,2月21日,市場化轉融資規模共計10億元。而同花順數據顯示,昨日,滬深京三市融資余額14845.3億元。
展望板塊未來,湘財證券認為,券商板塊實現超額收益通常滿足貨幣政策寬松、低估值、行業政策利好催化三個關鍵條件。
當前行情啟動條件已經具備:1)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市場情緒修復有望持續。2)估值處于底部,預計隨著權益市場回暖,疊加業績低基數,2023年業績有望回升,估值具備向上修復空間,而且估值修復往往領先于業績。3)資本市場改革穩步推進,利好政策不斷落地。
關鍵詞: 券商再迎來利好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上線 試點期間雙軌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