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費市場有所回暖,相關標的也對著登陸資本市場躍躍欲試。
近日,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 (申報稿) ,擬登陸深主板,保薦人為廣發證券。
宅經濟的興起,讓方便食品的存在感不斷加強,阿寬食品憑借一款網紅面皮展露頭角,不過想要順利上市,還是面臨著難以忽視的挑戰。
(相關資料圖)
01
60后學霸創業
阿寬食品成立于2016年,目前公司主營新型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回顧它的發展歷程,2016年12月21日,阿寬有限股東簽署《公司章程》,陳朝暉、川白食品共同出資設立阿寬有限,其中陳朝暉以貨幣資金出資950萬元,股權占比為95%,川白食品以貨幣資金出資50萬元,股權占比為5%。
2020年9月1日,阿寬有限董事會作出決議,同意阿寬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陳朝暉。他是個60后,碩士研究生學歷,具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1993年至1994年,他在四川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當了銷售員;1994年至2000年,自己創辦成都雅士廣告公司,從事廣告經營業務;2001年至2017年,創辦并擔任川白食品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開始從事方便食品業務;2016年至2020年9月,創辦并擔任阿寬有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20年9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其他持股或具有5%以上表決權的其他股東包括南海成長、高瓴懌恒、前海投資,可以發現,阿寬食品頗受資本的青睞。
眾所周知,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宅經濟”、“直播經濟”等新商業模式加速發展,在線消費迎來爆發式增長。方便食品因烹煮方便快捷、易于攜帶保存、口味豐富多樣等特點滿足了人們的居家飲食需求,市場銷售獲得較大幅度增長,使得不少入局者吃到了紅利。
02
增收不增利?
根據官網信息,阿寬食品旗下擁有全資及絕對控股的五大生產基地,分別是:成都龍泉驛工廠、北京順義工廠、杭州富陽工廠、四川宜賓工廠、四川德陽工廠。目前公司擁有六大品類,近200個單品。公司實施多品牌戰略,擁有主品牌“阿寬”和“白家陳記”,“川香廚房”、“舌尖爆料”、“小城故事”、“輕林”等副品牌。
圖片來源:官網
事實上,公司報告期生產經營使用的部分資產是通過與川白食品實施重大資產重組而來。
在這里先說說白家粉絲,這其實是川西地區的一道地方名小吃,嘗起來麻辣鮮香、爽口順滑。川白食品在2001年推出了復原該名小吃口味的酸辣粉等方便粉絲產品,入市當年銷售額便超過4000萬元,人氣滿滿。
時間轉到2015年,川白食品想要轉型升級,盯上了方便面市場,隨后正式以“阿寬”品牌推出“紅油面皮”系列產品,頗受好評。由此,川白食品開始“白家陳記”及“阿寬”雙品牌運營,方便面業務開始快速增長,并與方便粉絲共同成為最主要的產品品類,此階段川白食品的年度營收規模在2億元左右。
2017年末,阿寬食品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了川白食品相關經營性資產,隨后著力發展“新型方便食品”業務。
根據Euromonitor/光大證券研究所數據,2016年-2021年,公司銷售額市占率由 0.6%提升至2.1%,在內資品牌中已位居前三。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向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出具的證明,公司2021年在非油炸新型方便食品的市占率約為18%。
來看基本面,報告期內,阿寬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1億元、11.10億元、12.14億元、6.4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24億元、0.76億元、0.56億元、0.38億元,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具體來看,公司主要產品為新型方便食品,主要包括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品類。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6.22%、29.31%、27.37%、29.29%,出現了下滑趨勢,不過高于克明食品,這一波動主要受行業發展狀況、客戶結構、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03
賺的是“辛苦錢”?
事實上,阿寬食品的銷售模式按照渠道不同,主要分為經銷模式及直銷模式。報告期內,經銷模式下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五成,保持相對穩定。不過,2020年這一收入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為:基于公司積極探索互聯網銷售模式,且加強與傳統線下大賣場、大型連鎖便利超市及大型電商平臺的合作,以及集中資源發展定制銷售業務。
所謂的定制銷售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貼牌、代工服務。其中,公司國內定制客戶覆蓋三只松鼠、麻六記、百草味、李子柒、網易嚴選等。報告期內,阿寬食品定制銷售的前五大客戶收入占定制銷售收入比例分別為91.65%、89.44%、85.63%、75.08%,占比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汪小菲創辦的麻六記是2022年上半年直接“空降”成為第二大定制銷售客戶。最近,現象級抖音網紅張蘭開啟淘寶直播首秀,當日約有超350萬人圍觀。
然而,該部分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導致公司定制銷售業務的產品銷售價格較低,顯然這一業務的毛利率也較低,賺的算是“辛苦錢”,畢竟代工方一向很難有很大的話語權。
目前,阿寬食品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康師傅、統一中國、克明食品、今麥郎、食族人、拉面說、嗨吃家等,行業入局者眾多,競爭較為激烈。
雖說公司在業內已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整體市場占有率依然有限。目前,阿寬食品面臨來自產品成本、市場競爭、渠道布局等方面的挑戰,抗風險能力有待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保障食品安全始終是食品生產企業的根本底線,方便食品還沒有擺脫“不健康”的有色標簽,而多元化、中高端化和健康化是行業的發展趨勢。
阿寬食品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本次IPO擬募資6.65億元,主要用于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一方面,重點建設智能化與自動化產線,構建大容量、高規格、智能的倉儲中心,儲備充裕產能,來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和對食品安全的把控能力;同時,新產品、新配方和新工藝的研究很是必要,豐富產品的品類和味型,才能抓住消費者的胃。
04
結語
不得不說,如今的新消費投資比起前幾年要理性得多。方便食品雖說借著時勢起飛,成為了疫情時期成長最為迅速的細分賽道之一,很多創新和現象級產品破空而出,吸引了資本的注意,但在白熱化的競爭比拼下終究是輸得多,贏得少,畢竟當潮水退去,一個品牌的產品若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自然會打上個問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