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漲0.23%,報3393點,深成指漲0.04%,創業板指跌0.14%,兩市上漲1443股,下跌3394股,兩市成交額超1萬億,北上凈買入22億元。
盤面上,煤炭板塊漲幅靠前,潞安環能、山西焦煤漲超5%;通信設備板塊午后大漲,中國移動漲近3%,正式超越茅臺榮登A股市值第一寶座;家電股全天強勢,海信家電漲超9%;半導體、餐飲、石油板塊大幅下跌。
(相關資料圖)
具體來看:
通信設備概念股大漲,光庫科技20cm漲停,永鼎股份、通宇通訊漲停,天孚通信、中際旭創漲超15%。東莞證券表示,GSMA指出,5G將在2024年取代LTE成為中國的主導移動技術,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成為第一個達到10億下一代連接里程碑的國家,中國5G連接2030年將達16億,屆時普及率將達到88%。在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來臨之際,板塊整體出現修復上行跡象。其中運營商數字化業務發展迅速,設備商在深覆蓋階段迎來新增長點,通信線纜鋪設進度加快推進,光通信器件需求隨著數通建設逐步走強,建議關注下游需求景氣度較高及受益于產業數字化的板塊。
煤炭板塊漲幅靠前,潞安環能漲超6%,山西焦煤、山煤國際漲超5%。國家統計局4月18日公布的2023年3月份能源生產情況顯示,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保持同比增長。其中,原煤生產穩定增長,進口大幅增加。3月份,生產原煤4.2億噸,同比增長4.3%,增速比1—2月份放緩1.5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346萬噸。進口煤炭4117萬噸,同比增長150.7%,增速比1—2月份加快79.9個百分點。1—3月份,生產原煤11.5億噸,同比增長5.5%。進口煤炭1.0億噸,同比增長96.1%。
家電股繼續上揚,海信家電漲停,長虹美菱漲超7%,奧馬電器漲超4%。消息面上,根據統計局最新披露的數據,2023年3月家電出口數據超預期。2023年1-3月家用電器累計出口金額為141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其中3月家用電器出口金額為56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增速環比增長31.1%。
保險股表現強勢,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漲超5%,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漲超2%。開源證券認為,考慮到宏觀經濟復蘇勢頭良好,居民投資意愿有所回升,儲蓄型保險產品需求或維持相對高位,銀保渠道受自身及外部因素雙重利好有望保持明顯增長,預計2023Q1上市險企NBV同比將明顯改善;市場對Q1NBV轉正已有預期,儲蓄型產品供需改善趨勢有望在2季度延續,疊加高定價產品銷售階段性走高,我們預計保險負債端2023Q2仍有望超市場預期。
券商股震蕩走低,東北證券漲超7%,東吳證券漲超3%,湘財證券、信達證券跌超3%。信達證券認為,券商行情在預計全年25%業績增速、當前估值僅1.38xPB的基礎上或有望逐步展開。4月14日,證監會起草形成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獨董制度改革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改革環境和崇法守信的市場環境,推動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半導體股跌幅居前,蘇州固锝跌超9%,甬矽電子跌超7%。消息面上,昨日晚間,A股迎來一大波減持公告,其中有5家半導體產業鏈上市公司,且在此次減持潮中,千億市值的中微公司也赫然在列。不過中信證券指出,近期集成電路相關支持政策及舉措逐漸推出,我們預計市場期待的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后續有望落地,布局集成電路“卡脖子”環節廠商有望核心受益。此外,國內晶圓廠建設需求持續且剛性,我們預計國內邏輯和存儲成熟制程將逐步實現正常擴產。
酒店餐飲股大跌,首旅酒店、西安旅游跌超5%,西安飲食跌超4%。個股公司消息面上,西安旅游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5,994,842.73元,同比下滑29.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7,466,025.00元,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
個股方面,中國移動續創歷史新高,盤中最高觸及106元,收盤漲2.79%報105.68元,總市值22581.4億元,正式超越茅臺(22083.9億元)榮登A股市值第一寶座。中國移動今年以來已累漲超55%。
今日,北上資金凈流入36.3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32.91億元 ,深股通凈流入3.42億元。
展望后市,國君證券認為,目前股票仍處在結構做多的窗口,2023年更多的是一個底部抬升、市場中樞上移的過程。上證3400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反復和充分換籌的過程。繼續看好低位成長,關注傳統細分擴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