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資本市場接二連三釋放積極信號,先是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再是中國證監會“三箭”齊發,IPO收緊、規范減持和降低兩融保證金比例,可以說是打出了一套王炸救市組合。
對此,市場多家機構也一致認為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相對較低,投資性價比較高,中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或可以適當逢低布局受益經濟修復的行業板塊機會。
例如,8月29日,著眼于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深耕眼科專科診療服務和視光服務的何氏眼科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財報。拆解財報,上半年何氏眼科不僅在收入上實現快速增長,更是持續釋放盈利增長信號。站在投資者視角而言,應當如何來看這一份成績單?是否蘊藏著值得關注的機會?
(相關資料圖)
盈利能力加速釋放,戰略聚焦實現持續增長
直觀的看到何氏眼科的業績表現,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21億元,同比增長32.66%;歸母凈利潤為7834.79萬元,同比大增87.38%;基本每股收益為0.4958元/股,同比增長69.33%。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亮眼業績表現不僅意味著何氏眼科的商業模式已被市場所驗證,背后體現出來的更是其戰略聚焦的正確性和持續性。
簡單概括下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順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鞏固遼寧省基本盤的同時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探索新的業績增長點。
上半年,何氏眼科持續深耕遼寧市場,業務逐步向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深圳為中心的大灣區和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地區拓展。
據悉,公司已探索出一套可持續、可復制的三級眼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包括初級、二級、三級眼保健服務,全方位的涵蓋預防與康復、常見眼病診療和區域疑難眼病診療,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拓展全國市場。截至上半年底,公司的初級、二級、三級眼保健服務機構共計111家。
另一方面,順應醫療消費升級趨勢,結合AI技術和數字化轉型,快速提升臨床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
毋庸置疑的是,眼科領域的醫療需求從兒童近視到老年人眼底病,貫穿了人的整個生命周期。何氏眼科通過診療模式的升級轉型和數字化服務,持續發展醫療機構與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的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積極推進“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引導用戶關注眼健康預防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當前,除了診治常見致盲性眼病和特色診療服務外,公司還引入了基因和干細胞等創新技術,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疑難病癥診療服務,持續鞏固核心競爭力。
眼科賽道蓄勢待發,何氏眼科如何突圍?
事實上,何氏眼科之所以在今年上半年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除了與公司針對未來發展戰略積極布局并持續取得突破有關,公司所處賽道是否“朝陽”也非常關鍵。
眼科賽道長坡厚雪已經為市場所公認,從其居高不下的行業市盈率就可見一斑。
政策方面,當下國民眼健康受國家高度重視,將防控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22年,衛健委印發《“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的出臺,強調開展科學驗光,提升近視的早期診斷和防控能力,加強近視的科學矯治,從而延緩近視進展。在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給我國眼健康服務行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和持續動力。
從市場空間來看,我國各類眼科疾病患者人數數量巨大,但診療滲透率尚處較低水平。隨著國民眼健康知識普及程度逐步提升,我國眼科行業需求處于持續增長階段。德邦證券數據顯示,預計中國眼科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8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169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7.8%。
數據來源:德邦證券
在這種情況下,提高滲透率、搶占市場就成為何氏眼科提高成長想象空間的驅動。何氏眼科其獨有的核心競爭力,能夠幫助公司在當前的發展中更加形成優勢。
其一,何氏眼科作為采用三級醫療服務模式的先行者,較好地實現了以中心醫院為核心的“1+N”的區域覆蓋。該模式在幫助公司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最大化發揮了公司在醫療技術和品牌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其二,在數字化轉型趨勢下,何氏眼科實現了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數字化管理。這一驅動下,公司不僅能夠進一步吸引新用戶,還能夠加強原有用戶的粘性,為其帶去切實的幫助。
其三,創始人始終致力于實現“光明城”計劃,實現醫、教、產、研全產業鏈的布局。通過經驗豐富,涉及多領域、多樣性的專業化人力資源,科研平臺,高端的檢查和診療設備等方面的優勢。擁有強大的獲醫能力便具有一定的獲客能力,匹配相應的服務、效率,將在滿足患者多層次、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的同時,為公司高速發展提供持續性動能。
結語
綜上所述,何氏眼科的長期價值逐漸顯現,并且正在加速釋放。
當前眼科醫療服務供給相對不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何氏眼科形成的服務模式、數字化及科研優勢,更有機會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鞏固市場地位,獲得確定的成長性。
如同眼科服務賽道特征,當下的何氏眼科或許也正處在潛力可期、等待爆發的階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