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賈璇|服貿會現場報道
“這么近,這么美,投資到河北。”在202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河北商務廳的工作人員為企業遞上宣傳資料時熱情地說。相鄰的天津展臺,不僅有來自河西、北辰等各轄區的招商人員,也有來自京津醫藥谷、天開高教科創園等產業園區的招商團隊。他們對面,北京各方的招商人員,坐滿了會場的一側……
(資料圖片)
這是9月2日,“北京日”京津冀協同招商推介暨投資北京全球峰會和京津冀重點產業對接洽談會上的熱鬧場面。作為服貿會重要的招商引資活動之一,今年的投資北京全球峰會首次以京津冀聯合招商的方式登場,主題為“投資京津冀,贏得新未來”。
三地強強聯手,向全球發出邀約。
聯合招商亮點多,簽約金額破千億
協同發展,產業為基。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個率先突破的領域之一。招商引資能夠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是協同發展的源頭活水。
京津冀首次聯合招商,亮點頗多。令人期待的是,京津冀正在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空間。
極限負載100公斤涉水作業的四足機器人、擁有360°全景深度感知的通用兩足人形機器人……這些帶有未來感的創新成果來自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
作為全球最早公開零售高性能四足機器人的公司,宇樹科技的全球銷量歷年保持領先。
“目前,公司整體業務大部分來自外貿,我們希望盡快打開國內市場”。宇樹科技副總姜儼峰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在考察多地后,宇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落子石家莊,正式進軍北方市場。據介紹,該項目擬投資5.1億元,主要建設四足機器人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
談及如此選擇的原因,姜儼峰和記者提到,石家莊具備獨特的土地資源和成本優勢。落地的高新區有著良好的營商環境,對項目提供了全方位服務。“除了辦公場地,當地還為我們考慮了人才儲備的問題,主動牽線對接了河北科技大學和河北工業大學。”姜儼峰說。
而讓他下定決心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優勢。“就像這次服貿會上,三地的重點項目同時亮相和簽約,是個整體。我們相信,落戶石家莊能讓我們享受到三地的資源優勢。”姜儼峰說。
和宇樹科技一起簽約的,還有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與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未來,北京環球度假區旁將新添一座大型海洋公園。這是北京市2000年以后,唯一即將新建的大型海洋主題場館。
京津冀地區作為全國五大核心城市群,人口規模突出。海昌海洋公園表示,此次落地的北京海昌海洋公園項目,是其在全國核心市場中新的里程碑。
據介紹,海昌海洋公園每年游客接待量將超2000萬人次,累計游客接待量將超1.4億人次。
包括上述兩個項目在內,京津冀在現場共成功簽約了51個重大項目,涉及現代服務、科技服務、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空天等13個重點產業,簽約金額達1045.47億元。
投資京津冀,不止服貿會
京津冀地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過去9年,三地互惠互利,緊密互動,已經成為區域發展的“鐵三角”。
記者在國家會議中心2023服貿會“省市區展區”看到,懸掛著“協同發展”標志的京津冀聯合展區格外搶眼。
展臺內,多項三地合作成果引人駐足,大多涉及自貿區、跨境貿易等方面。一組組直觀的成果數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2022年京津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2022年京津冀服務進出口超1.17萬億元……
“今年服貿會專場安排京津冀協同招商推介活動,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的重要舉措。這也為境內外商協會和投資機構、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共享機遇,共商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河北省政府副省長金暉如是說。
為了將三地投資合作常態化,9月2日,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和河北省商務廳聯合簽署了《京津冀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明確提到,三地將建立京津冀投資促進部門聯席工作會議,利用中關村論壇、服貿會等平臺,聯合組織開展招商推介活動;開展京津冀產業鏈聯合招商,按照產業鏈圖譜,吸引上下游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企業和產業項目,在京津冀三地梯次合理布局、錯位發展。
投資京津冀,不止服貿會。在現場,京津冀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77個招商引資項目,涉及企業融資、園區合作、樓宇合作、土地融資四大類,招商總額達到894.5億元,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制造與裝備、科技服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盛邀世界共享發展新機遇。
“真金白銀”表誠意
京津冀的發展重在協同,要在創新。作為科技創新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資研發中心在引進國際前沿技術和高端人才、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整體效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拓展了新空間。我們正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促進巨大潛力持續釋放。衷心歡迎大家加大在華創新投入,在創新合作中實現更好發展。”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在致辭中表示。
為吸引更多優質外資研發中心落地北京,帶動三地協同創新。北京在服貿會上發布了《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一口氣提出16條具體措施,用“真金白銀”表達滿滿誠意。
《若干措施》提到,外資研發中心優質項目在京落地發展,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資金支持;擴容提級最高可給予2000萬元資金支持。此外,還包括一系列支持外資研發中心開展前沿科技創新的政策。將外資研發中心納入“服務包”工作機制,配備“一對一”服務管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
此前,2022年,北京出臺的《北京市關于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設立和發展的規定》,引來多家外資研發機構在京集聚發展,不斷壯大。目前,已累計認定因特爾、微軟、施耐德電氣等三批次73家北京市外資研發中心,支持其中10家外資研發中心參與研發激勵計劃,在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等領域帶動研發投入超8億元,同比增長44%。
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科研人員、外資企業和外籍人士,9月2日,北京還特別推出了國際版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Beijing Service”,向用戶提供全景式營商服務、場景式生活服務以及多渠道互動交流服務。用戶可通過此,滿足在京投資、工作、留學、生活、旅游、消費中服務需求。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