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宿州市“4510”校地聯合科創行動,進一步加強碭山縣與宿州學院融合力度,持續推進“博士直通車”人才工程在人才交流培養、技術服務、科技攻關、平臺共建、成果轉化等領域落地落實,4月7日上午,碭山縣—宿州學院“博士直通車”人才工程——宿州市“4510”校地聯合科創行動校園行活動我院教育園區校區成功舉辦。碭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孫鵬,碭山縣政府副縣長宋文廣,碭山縣政府副縣長(掛職)李琦,宿州學院黨委書記汪劉送,黨委副書記、院長李福華,黨委委員、副院長李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俊,黨委委員、副院長楊維志出席活動。碭山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我校組織部、校辦公室、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創業園有關項目負責人,二級學院院長、科研副院長及有關項目博士等參加活動。
孫鵬一行首先參觀了宿州學院大學生創業園創客空間,聽取了創業園創客空間相關情況介紹,觀看了創業園孵化項目《薪火領創——做有溫度的思政教育實踐教學引領者》《安徽省潔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工業廢渣的土壤修復劑研發及產業化》的現場路演。
隨后,在逸夫樓第一會議室召開了博士成果轉化推介會和座談交流會。會上,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博士姜泉良、盧維宏,商學院博士胡發剛、王翠分別作為博士代表進行成果轉化推介。雙方圍繞深化校地合作、人才引育留用、助推鄉村振興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碭山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會上提出了需求意見。
會上,李福華從建好應用專業群,精準對接產業鏈;筑好人才“蓄水池”,積蓄創新動力源;打好聯合“科創牌”,培育發展新動能等三個方面介紹我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校地合作等情況。
孫鵬在講話中指出,碭山縣委作出要立足縣情制定縣校合作實施方案的決定,在切實分析自身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創新校地合作的好模式,借宿州學院之“智”、賦碭山之“能”,制定《碭山縣人民政府與宿州學院合作共建“博士直通車”人才工程實施方案》,力求雙方圍繞人才培養、技術服務、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等領域,全方位、深層次推進交流合作,讓“博士直通車”直達科研一線、通達產業鏈線。并就如何盡最大可能實現縣校雙方互利共贏提三點意見,一是突出“柔性引才”,縣校合作“搭臺子”;二是突出“菜單互點”,縣校合作“架梯子”;三是突出“雙向奔赴”,縣校合作“結對子”。
汪劉送代表宿州學院黨委和行政,向碭山縣委縣政府長期以來對我校建設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自上次簽約以來,雙方按照協議方案,緊密對接,為深化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要深化校地“一家親”理念,做實縣校合作成效,完善常態長效合作機制,以聯合實施“博士直通車”人才工程為牽引,堅持需求導向,定制合作“菜單”,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深度融入碭山縣的生命健康、綠色食品、高端裝備三大主導產業,為碭山打造“三區兩地一中心”做出積極貢獻。
此次活動的開展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產教融合,下一步,我校和碭山縣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深挖碭山產業特色優勢,確保校縣雙方供需精準對接,活動常態化開展。(撰稿:岳雪峰 編輯:張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