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陜西數字教育大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舉行。西安歐亞學院胡建波董事長在“數字教育論壇”環節發言。
(資料圖片)
謝謝主持人,首先感謝教育廳和會議舉辦方給我這樣一個分享的機會。我下午出差,原定的航班是12點50分。前面的專家報告很精彩,但是時間長了一點,兩位廳長及時做出調整,取消了會議茶歇環節,讓圓桌論壇往前推了一下,要不然我就沒法坐到這兒,非常感謝。
關于教育信息化,我經常聽交大的經驗介紹,聽慶華校長的報告,每次都有收獲,提升高度,開拓視野。剛才,我又認真聽了慶華校長講的內容,其中許多專業技術內容,我不是太能聽得懂,我覺得我與信息技術專家之間的距離還是非常大的。
我今天可以坐在這里,介紹做教育信息化的經驗,也是因為歐亞學院還做出了一些事情。歐亞前些年獲得了“國家教育信息化優秀試點單位”,我們學校信息化團隊連續 8 年承擔了《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的起草工作。我從一個外行校長的角度說幾點經驗與教訓:
第一點,清楚自己的定位,教育信息化建設要從自己的辦學定位以及學校發展目標出發。在認知層面、信息專業技術方面,要跟著交大、西電學習;在具體實踐方面,不能簡單模仿,跟著大學校的路徑走,因為我們的定位與目標不一樣,既沒有能力,也沒財力模仿。我們是初級階段,他們在相對高階的發展階段。
第二點,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我們在15年前,2008年制定我們“四四二”戰略的時候,“三大戰略、兩大支撐”其中一個“支撐”就是信息化,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已經長期投入了 15 年。后來,2020年在做學校“十四五”規劃的時候,當時認為自己的信息化工作已經差不多了,在全省比較領先了,學校的五個戰略要點就沒有包括信息化。經過一輪疫情下來,發現信息化與數字化這件事太重要了。后來我們又改為六大戰略重點任務,加入了“數字化轉型”。
第三點,制訂一個長期的信息化規劃。十年前教育界流行MOOC、SPOC,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最近又是ChatGPT等等,一會兒一個技術潮流,沒有規劃引導,走著走著就走亂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老師和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實沒有那么復雜,基本原理很簡單,但是需要專家幫助,請他們針對我們的實際和信息化發展方向做咨詢、做規劃,然后按照規劃路徑走。過程中,我們再采取形成性的戰略管理方法,過上一兩年看看我們走得對不對。所以這是我的第三點,就是要有形成性戰略規劃。
第四點,行動與堅持。這一次的疫情充分證明了一件事情:我們過去覺得做不到的事情,好像都做到了。因為這一次疫情,各類型各層次的學校采取了在線會議等等各種手段,在線上把我們的教學任務基本上完成,趕著鴨子上架了。所以,信息化的要點是以應用為導向的,師生能簡單地把信息化用起來是最關鍵的事情。我們不需要凡事都有自己的系統,盡量使用公共服務,我們也不要被技術的團隊帶著走,而是要緊密地圍繞著我們學生的學、我們老師的教來做我們的信息化,行動起來,堅持下去。
最后一點,借助外腦,善于利用第三方團隊幫助我們做教育信息化工作。我們不能靠自己摸索,也不能簡單靠乙方建設單位幫著我們做教育信息化工作。交大、西電、西北大學、陜師大等院校擁有國內一流的高水平專家,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呼吁這些院校的專家重視基礎教育學校和職業院校以及應用型大學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提供大量的培訓與咨詢服務,助力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高質量發展。歐亞學院最近成立了數字化研究院,其使命就是幫助我們各級各類學校做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轉型發展,所以我歡迎大家有事有困難找我們!
數字化轉型,是一場馬拉松長跑,需要從定位與目標、各方高度重視、規劃路徑、行動與堅持、借助外力等方面綜合入手,才能助力組織使命的達成,實現組織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謝謝大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