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學理學院楊莉教授課題組與寶晟(蘇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50萬元研發經費合同的簽署,基于課題組的新型碳材料和寶晟先進干法電極材料制備專利技術,雙方將共同開發高性能鋰離子電容器。此外,項目還獲批蘇州市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項目獲得了50萬政府資金支持,將進一步推動創新研究成果和實際應用相結合,促進行業合作。
“隨著化石能源被迅速消耗,人們對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緩解能源供給壓力,有效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合適的儲能裝置迫在眉睫。 ”楊莉教授介紹道。
“鋰離子電容器具有比鋰離子電池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長的循環壽命,以及比超級電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電能存儲系統之一。”
在楊教授團隊和寶晟公司合作的契機下,西浦2021級高級化學碩士生由冬琪在經過一個學期的理論知識學習后,進入寶晟(蘇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碩士課題,該課題為“納米結構生物質碳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容器的研究”。
由冬琪談道,“寶晟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其電極材料干法自成膜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我很高興有機會參與公司實驗階段的基礎研究,了解產業發展動態。與此同時,楊老師對我的研究思路、表征分析、學術寫作等方面進行指導,讓我更好地把實踐和學術相結合。”
“國內外研究人員所研究的多孔碳材料前驅體主要是基于生物質的碳源,如秸稈、椰殼、無煙煤等各種有機物,具有環境友好和成本低的優點。開展新型鋰離子電容器的研究,有著可觀應用前景。這次學習機會讓我更好地了解能源裝置在化學相關領域的商業發展。”由冬琪說。
據介紹,鋰離子電容器是一個在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方面均具有固有優勢的儲能器件,同時還能兼顧能量密度與功率密度的平衡,在接下來的合作中,楊莉教授團隊將側重尋找合適的生物質前驅體,調控活化參數以合成理想的電極材料,并應用于鋰離子電容器,使其發揮最佳性能。(記者:王璐謠 編輯:石露蕓 圖片提供:楊莉教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