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匠心傳童心,造物看江南。日前在上海書展現場,上海博物館帶來了剛剛出版的文物游戲繪本《江南奇遇記》,這部繪本引領小讀者一同走近江南的工藝與歷史。
《江南奇遇記》是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首部人文科學領域的科普作品,由上海博物館特邀上海書畫院畫家繪制撰寫,以“江南造物”為主題,融合了眾多江南造物工藝與江南場景。該書通過作者巧妙的創作手法,以文物為出發點,從兒童的視角,將江南文化的傳承與認同帶入日常生活,讓讀者感受江南生活與江南造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及歷史的厚重。繪本用正反書及互動尋寶卡的形式,增添新意與童趣。
繪本作者、上海書畫院教育培訓部主任徐旭峰說:“‘江南造物’代表著江南人民的創造力和智慧,它蘊含著傳統工藝的精髓,也體現了江南地區豐富的物質基礎與文化底蘊。”該書用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作為繪本主角,它的形象極富中國性,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江南傳統工藝樣式。繪本內精心設計的24張“尋寶卡”,讓孩子在繪本中認知文物,同時也可以帶著“卡片”進入博物館去尋找中華傳統藝術。
讓藏在“深閨”的文物能夠用創意的方式走近讀者大眾,創作者以他們的巧思妙想和對兒童心理的精準把握,讓更多的孩子知曉江南,知曉中國,增強文化自信。上博副館長李峰強調,上海博物館推出了“大博物館計劃”,探尋“大文創”的轉型,打造《江南奇遇記》等一系列文物游戲繪本叢書,推動博物館資源開放共享和文化創意研發,讓文物“活”起來。上博將不斷完善博物館的教育體驗功能,辦好“社會美育大學校”。上海博物館東館開放在即,東館中將開設江南工藝造物主題常設陳列,孩子們屆時可以帶著繪本走入上博東館,領略江南造物的魅力。(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