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哨沖鎮水瓜沖烤煙示范區,村民普俊和合作社技術員楊春生正在準備使用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
普俊是哨沖鎮水瓜沖村委會莫測甸村的一位烤煙種植戶。起初,普俊對無人機飛防持懷疑態度,認為該項技術不比傳統人工打藥快多少。然而,2022年第一次嘗試使用后,普俊便改變了態度。
(資料圖)
今年,普俊種植的烤煙面積,按照以往他需要雇傭3個人,需花費至少3天的時間來對作物進行綠色防控。現在使用無人機飛防,僅需不到一小時就能完成。
“現在把統防交給無人機‘托管’起來,我就可以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其他事情上。”普俊說,無人機的使用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使他能夠有更多時間處理其他農事。
近年來,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在綠色防控上實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項目,覆蓋面涉及防控技術和防控工具等方面,植保無人機飛防便是其中之一。
“2022年,在煙草部門的補貼支持下,我們合作社購買了一臺植保無人機,成立了植保飛防隊。”當地煙農合作社理事長普珍和介紹。
無人機操作員名叫楊春生,去年考取資格證后,就帶著無人機到各烤煙種植示范區進行飛防作業。
楊春生清楚地記得,去年剛剛進行飛防作業的時候,僅進行無人機的組裝就要花三十多分鐘,操控的時候總是不熟練,飛不穩,一天的飛防作業面積也就一百畝左右。而今年,他已經可以做到組裝無人機只要五六分鐘,一天的飛防作業面積較去年翻了一番。
楊春生向身旁的普俊算了一筆賬,村民自己開展防治,一畝地成本在25元以上,并且霧液噴灑不勻。無人機植保統防統治后,平均每畝成本也就15元左右,按照去年的經驗,病蟲害每畝可以降低10%的發生率。
普俊(左)和楊春生(右)調試無人機。梁穎 攝
在楊春生熟練的操作下,裝載著藥液的無人機伴隨著一陣急速的“嗡嗡”聲,低空掠過連片種植區,僅一個上午,就完成了百余畝烤煙綠色防控工作。
作者:梁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