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全市唯一的公租房社區如何通過組建與企業的黨建聯盟填補業委會的空白;青年群體占居民人口71%的年輕化社區,如何引導年輕人參與社區治理;二房東扎堆的動拆遷小區怎么尋找社區治理的新路徑……
6月26日,一場社區之間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項目成果大比拼在奉賢區金海街道上演,14位居民區書記、籌備組組長圍繞金海街道在全域推進“美好社區·先鋒行動”實踐過程中發生的故事、運用的舉措、形成的經驗等上臺進行TED演講,分享各自社區的基層治理成果,打造一批可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金海實踐”社區治理新樣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品牌打造的方式推動社區治理
金海街道位于奉賢新城的核心區,是一塊近年來飛速崛起的新興區域。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社區居住人口也在不斷增長,因此,解決社區治理問題,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區美麗和諧,成為了基層治理的中的重要一課。
去年,奉賢區制定了《關于“賢城賢治”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方案》,同年10月,金海街道的14個居民區也全面啟動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金海實踐”之“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工作,讓各個社區在致力于強化基層治理的同時,形成有金海亮點和社區特色的社區治理品牌。
在此過程中,金海街道也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居民區黨群服務中心(站),賦予黨群服務站以民情點、議事點、協商點及服務點等多項功能。建立起“線上線下”議題發現機制。另一方面,注重黨建引領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在減負增能數字化轉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居民區解決停車難題等方面,不斷總結基層實踐經驗,分析做法總結經驗,廣開門路,集思廣益,打造“奉賢基層善治典范”。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解決小區外墻修繕難題
街道各居民區黨組織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鏈接基層社區急迫的現實需求,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緊扣社區難點焦點,加快構建“全域聯動”的治理格局,共同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引基層治理的新思路和新辦法,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基層治理提供更多金海生動實踐。
南郊一品是金海街道的一個類住宅小區,竣工于2013年。近年來,常有外墻空鼓、墻皮脫落情況發生,脫落的墻皮屢次砸到汽車、空調,給居民造成了安全隱患。然而,外墻維修費用巨大,小區已過5年保修期,缺乏推動開發商出資維修的政策依據。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小區所在的恒賢社區黨支部借力黨建共建平臺,主動與開發商華昌集團黨支部結對共建,推出難題共商機制。同時,主動與街道城建中心、發展中心、城運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對接,圍繞修繕方案、資金籌集、民意回應等具體問題開展聯席會議討論。
目前,小區外墻維修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2023年7月底前竣工。南郊一品外墻整體修繕工程也成為了上海市首例以民營企業為主體、多方參與出資,解決外墻高墜重大安全隱患的成功案例。
推動形成具有社區特色的治理品牌
街道龍潭社區居住人口1971人,其中青年占總居住人口的71%,面對龐大的青年群體,如何提升他們的社區共同體意識,激發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龍潭社區想了不少“時髦”的辦法。
通過共享公共空間、共享物質資源、共享文化地標、共享人力富礦構建,龍潭打造了一個“家門口”的“共享生活圈”,并推出了“共享+”特色社區治理項目。在居委、黨建共建單位、周邊商戶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兩年,社區舉辦了“樂美龍潭 益起露營吧”主題活動、“鄰里節”活動、大型徒步活動等一系列適合年輕群體的社區活動,將居民聚了起來。在此基礎上,龍潭社區黨支部將這些熱情的居民進一步凝聚在一起,打造一批如龍潭“說事會”、小微“潭”法、“奉獻1小時”、“黨員先鋒車隊”等居民自治團隊,營造“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濃厚善治氛圍。
豐樂社區地處東方美谷、臨港南橋園區的產城融合區,是一個“人員流動高、居民學歷高、轄區企業多”的公租房小區。由于公租房小區受產權限制無法成立業委會,部分公共事項無法以傳統“三駕馬車”方式解決,為了填補這一空白,豐樂社區黨支部通過與轄區企業黨建聯建,搭建起了“樂企聯盟”平臺,吸引了包括伽藍集團、萊士血液等16家骨干企業,形成了居委、物業、樂企聯盟構成的新“三駕馬車”。
在新“三駕馬車”的努力下,前后開了36次聯席會議,為小區解決了信號覆蓋不足、新能源汽車充電困難等諸多居民生活中的急難愁盼事,走出了一條公租房社區治理新路徑。
社區工作永遠在精細管理的路上,社區治理永遠在創新開拓中。金街道將繼續努力前進,勇敢探索實踐,按照市委、區委關于基層黨建要求,凝聚各方力量開展“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治理最佳實踐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