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鶴壁6月29日消息(記者 夏莎)仲夏的夜晚,晚風微熱,走進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古城,燈火璀璨、街市熱鬧,人群熙攘穿行于街巷。古樸城墻旁的空地上、戲臺前,市民跳起動感的廣場舞,不遠處,幾個年輕人邊唱歌,邊直播,美妙的歌聲成為古城夜色的背景音。穿過城門往里走,世襲翰林府、縣衙、土圓糧倉、文廟等一處處文物古跡見證了古城的昔日風采和繁榮歷史,穿插其間的民宿客棧、民俗表演、非遺美食、非遺文創等展現了古城今天的活力與風采。古韻今風在這一刻交相輝映,600年古城煥發出新光彩。
夜游浚縣古城(央廣網發 鶴壁市委網信辦供圖)
浚縣古城古風市集(央廣網發 鶴壁市委網信辦供圖)
(相關資料圖)
夜游浚縣古城(央廣網發 鶴壁市委網信辦供圖)
仲夏夜晚,群眾在城墻下、戲臺前跳起廣場舞(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土圓糧倉(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浚縣是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古城緊濱衛河,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山水城格局獨具特色。古城街區結構布局保存完好,以文治閣(鐘鼓樓)為中心,有東西南北4條主街、8條小街、36條小巷,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其中,東大街、南山街、南小門里街為歷史文化街區。古城有歷史建筑237處,民居建筑風格獨特,是明清時期北方建筑的典范。文物遺存豐富。空間載體完善。古城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商業綜合體、商業步行街、名人故居等地域空間,形成了集古風集市、非遺文創、民俗演藝、夜秀夜游等為一體的文商旅古城文化旅游區。
古城夜景(央廣網發 鶴壁市委網信辦供圖)
浚縣古城與運河(央廣網發 鶴壁市委網信辦供圖)
古城文創店鋪銷售的浚縣泥咕咕文創產品(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游客觀看古城土圓糧倉里的皮影展(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2019年,浚縣古城景區被公布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河南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2021年,入選《中國大運河藍皮書》發展經典案例。2022年,被文旅部公布為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