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越來越低,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疼痛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為了普及冬季心腦血管疾病中醫預防保健以及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在冬季的預防保健知識,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2024年12月23日江蘇健康廣播《開心會生活》欄目特別邀請了南京太乙堂中醫院心腦血管疾病、慢性病中醫診療專家張育新主任以“冬季養生保健——心腦血管疾病篇”為主題進行健康科普,幫助大家做好冬季養生保健,以健康的狀態迎接新年的到來。
張育新主任首先向聽眾朋友們講解了心腦血管疾病在冬季高發的原因。張主任特別強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一定注意養生保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病情易加重、反復并且一旦急性發作,猝死風險很高!張主任提醒聽眾朋友們,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心暈頭痛、眩暈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癥狀,一定要加以重視并及時就醫。
在節目中,許多聽眾想更了解冬季心腦血管疾病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向張主任進行了提問,“我爸爸有冠心病,冬季該怎樣保健?”、“冬天飲食上我們要注意哪些?”、“冬季氣溫低,是否應該減少戶外活動以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針對聽眾們提出的冬季心腦血管中醫養生保健問題,張育新主任憑借深厚的中醫理論及數十年的臨床診療經驗,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頭部、足部防寒保暖。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全身陽氣聚集在頭部。中老年朋友出門一定要戴帽子保護頭部。“寒從足起”,一方面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肢的溫度,穿秋褲、毛褲等,襪鞋也要厚實;另一方面,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20-30分鐘,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加入艾葉等溫陽通經的中藥。
二、合理飲食。冬季飲食應以溫熱滋補為主,如羊肉、紅棗等,適當多吃一些溫熱的蔬菜,如生姜、蔥、大蒜等,以溫暖陽氣,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同時,要減少高脂肪、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
三、適當鍛煉。選擇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溫和的運動方式,以調和氣血,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運動強度要適中,避免過度勞累。
四、保持良好心態。冬天萬物凋敝,人們的情緒會顯低落。要避免憂慮、沮喪、憤怒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影響心血管健康。可以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式緩解壓力,保持心態平和。
五、調節日常起居。冬天晝短夜長,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人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維持平衡。
此外,張主任還向聽眾們介紹了,南京太乙堂中醫院針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推出的特色“三通平衡療法”+“五通湯療法”,從天人合一的整體理論著手,疏通經脈瘀滯,調理氣血通暢,糾正陰陽失衡、氣血失調、經絡不通,以此達到“通氣、通血、通經絡”,在充分增加血氧供應,改善心肌供血的基礎上,激活已經休眠及受損細胞,從根本上恢復心腦的正常功能。南京太乙堂中醫院還特別引進“TTS動力溫控經皮給藥技術”,該技術把特制中藥組方藥液定點導入經絡穴位,通過“動力溫控”技術,經穴位經絡滲透,提供強大的給藥動力,將藥物成分直達病灶,疏通血脈擁堵,改善心腦血管類疾病癥狀。
張育新主任還向聽眾們講解了糖尿病的冬季養生保健方法。糖尿病患者應遵循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的飲食原則。主食適當增加粗糧的比例,如玉米、燕麥等,它們富含膳食纖維,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血糖穩定;多吃蔬菜,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注意保暖,穿上厚衣服,戴上帽子、圍巾等,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以防受寒感冒和引發低血糖。適度鍛煉,提高身體代謝率,促進血液循環和血糖控制。冬季天氣變化大,血糖水平可能不穩定,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測量血糖,以便及時調整飲食和治療方案。張主任特別介紹了南京太乙堂中醫院針對糖尿病患者推出的“三法五治療法”,整體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改善氣血循環,調節內分泌功能,穩定血糖指標。
在節目的最后,張育新主任向聽眾們介紹了南京太乙堂中醫院為感恩回饋新老患者,特推出的“迎新年·感恩惠民”活動,活動于2024年12月20日正式開始,持續至2025年1月15日。活動期間,南京太乙堂中醫院特邀多名三甲名醫、國醫大師傳承弟子、江蘇省名中醫、南京市名中醫、慢病健康管理專家來院開展聯合會診。還有多項惠民利民優惠政策,感恩回饋新老患者。(知名中醫專家號每日限約20人,如果您有心腦血管疾病,疼痛疾病,肛腸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體重、糖尿病、痛風、失眠、腫瘤、結節等慢性病、疑難病,請提前3天網上預約或電話預約知名專家。預約熱線:13357833647。)
此次節目得到了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許多聽眾表示,通過張育新主任的冬季養生保健科普,學到了很多實用的健康知識,對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預防與保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張育新主任的分享不僅為聽眾們帶來了寶貴的健康知識,也傳遞了南京太乙堂中醫院的溫暖與關懷。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里,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