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點,手機鬧鈴響起,肖蘭趕忙起身,查看患者情況,為他戴上鼻導管進行吸氧,隨后坐在床邊,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這樣的場景,對于身為護理員的肖蘭來說,早已是日常。48歲入行,7年來,肖蘭先后照顧過156位患者,每一位患者的康復與安寧,都凝聚著她無數的心血與付出。
從飯店老板到護理員的轉變
為什么選擇做護理員?肖蘭回憶起曾經的經歷。她和丈夫熱衷于公益,常常一同前往養老院,為老人們送去溫暖與關懷。在那里,她看到護理員們忙碌不停的身影,深刻體會到照顧老人和病患的艱辛與不易。這段經歷在肖蘭心中種下了好奇與向往的種子,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心底悄然萌生:嘗試踏入護理員的領域,親身體驗這份工作。
于是,肖蘭率先邁出了這一步。
初入行業,她便深深沉浸其中,也愈發清晰地認識到,這份工作所蘊含的意義遠超自己的想象。每一次悉心照料,每一回耐心陪伴,都讓她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滿足與價值。為此,她帶著丈夫一起加入這個溫暖的行業。
▲李奶奶與護理員肖蘭相擁
就這樣,曾經在飯店里忙碌的夫妻二人,變成了病房中忙碌的護理員搭檔,這一干,就是整整七年。
面對老年癡呆患者的攻擊
在這七年的護理員生涯中,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患者。
“護理不是簡單給老人洗澡、攙他們上個廁所就行。”肖蘭接受了很多護理技能培訓和技能考試,還獲得了醫療護理員證書。大到為癱瘓老人翻身、處理患有腸梗阻老人的大小便,小到注意患有糖尿病老人洗腳水的水溫、為患者喂水,這些都是她具備的專業技能。
但照顧老年癡呆患者的難處,遠不止于此。這類患者行為不受控,情緒起伏大,動手打人是常有的事。
▲幫患者清理大小便
肖蘭回憶起剛開始照顧這類患者時,忍不住感慨:“那時候真的很難接受,經常被打得身上都是傷口,心里委屈極了,眼淚止不住地流。” 那些毫無預兆的攻擊,讓她身心俱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理解了這些患者的無奈。“他們并不是故意的,他們的大腦已經不受控制了,他們也不想這樣。” 她開始勸導自己,嘗試用更多的耐心和愛去對待這些患者。漸漸地,患者們也感受到了她的善意,攻擊行為越來越少。
陪他們走過人生最后的旅程
對于肖蘭夫妻來說,從業過程中最難以承受的,是與患者的分離。他們照顧的大多是老人和臨終患者,在日復一日的陪伴中,他們與患者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紐帶,如同家人一般親密。每一次患者的離世,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在他們的心上留下深深的傷痕。
從業七年,肖蘭共陪伴15位患者直到生命盡頭,提起和每位患者的相處,她都感慨萬千。
“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天和他們相處,看著他們的笑容,聽著他們的故事,感覺就像家人一樣。可是,他們終究還是要離開。” 肖蘭的話語中充滿了不舍和悲傷。
在肖蘭的家鄉,有著獨特的傳統習俗:人往生時,一定要雙目閉合,雙手舒展,不能緊握。所以,每當有患者離世,肖蘭總是默默地承擔起最后的守護職責。她輕輕為患者合上雙眼,撫平他們緊握的雙手,為患者仔細整理儀容,讓他們干干凈凈、體體面面地離開這個世界。之后,她會一直陪伴著患者,前往臨終關懷室,陪著他們走過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給予他們最后的溫暖與尊嚴。
七年,這份工作,對于肖蘭和丈夫來說,早已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深沉的愛與牽掛。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
在工作中,收獲信任與感動
盡管這份工作充滿了挑戰和淚水,但他們也收獲了許多珍貴的東西。在護理員工作中,他們最大的收獲就是患者和家屬的信任與感激。
“患者家屬對我們都很滿意,我們也很開心。”肖蘭不僅在日常起居上照顧地細致入微,更在精神層面給予長者無盡的關愛和陪伴。她深知,作為一名護理員,她的責任不僅僅是照護,更是要給予他們關心和溫暖。因此,她時常會抽出時間,與患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了解患者需求和困惑,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患者陳奶奶便是在肖蘭無微不至的關懷下,逐漸變得開朗起來。肖蘭回憶起與陳奶奶相處的點滴,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陳奶奶剛來的時候,沉默寡言,幾乎不怎么說話。可跟我相處了五六天之后,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打開了話匣子,跟我聊起了許多心里話。我把這個情況告訴陳奶奶的家屬時,他們都不敢相信,還說陳奶奶向來不愛說話。我給他們拍了陳奶奶和我聊天的視頻,他們看了之后也感到十分驚奇。”
▲患者錦旗致謝
為了感謝肖蘭護理員家屬還特意送上錦旗致謝,肖蘭說:“能得到患者和家屬這樣的信任與依賴,讓我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面又一面的錦旗,不僅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患者和家屬對他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每一面錦旗背后,都有著一個溫暖的故事,這些故事成為了他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夫妻搭檔,攜手共進
在工作中,夫妻二人配合默契。丈夫范曉毛憑借著強壯的體魄,負責一些重體力活,比如幫助患者翻身、搬運醫療設備等。而肖蘭則心思細膩,擅長照顧患者的生活起居,為患者喂飯、擦身、陪患者聊天解悶等。他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共同面對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
▲肖蘭夫婦幫患者翻身
“有時候工作很累,但是看到對方在身邊,就覺得充滿了力量。” 肖蘭微笑著說。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他們不僅是夫妻,更是戰友。他們一起見證了患者的痛苦與歡笑,一起為患者的康復努力奮斗。
“只要我們還能干得動,就會一直做下去。” 對于未來,他們表示會繼續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用自己的愛和關懷,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和溫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