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鐘明一家過上了“新鮮生活”——自8月16日開漁后,各類新鮮海鮮成為百姓餐桌上的“香餑餑”,價格有所下降、種類更多且新鮮,讓像鐘明一樣的海鮮愛好者倍感滿足。
【資料圖】
而事實上,“新鮮生活”是三亞百姓生活的常態。連日來,三亞夏季時令蔬菜迎來采收期,源源不斷從“菜園子”供往市內各大批發市場,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穩。
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證。
今年以來,三亞圍繞民生保供與農產品供應鏈板塊,有力實施攻堅作戰,構建三級保供系統,堅持惠民生、做示范,不斷織密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助力社會民生保障兜底有力。
“菜籃子”一邊連著黨心,一邊連著民心。“菜籃子”三級保供體系也是三亞農投集團重點發力的“民生保供與農產品供應鏈”板塊下的重要載體,并為此成立全資二級子公司——三亞農投菜籃子產業有限公司,從生產、流通、銷售全鏈條發力,打造立體式、全覆蓋、現代化的從農田到餐桌的流通體系,構建產供銷閉環的三級保供系統。
三亞農投集團三級保供體系謀劃項目主要有種植基地建設、飛地拓展、倉儲物流樞紐及加工綜合體建設、農超市場新建和改造等,不斷推動三級保供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截至目前,三亞擁有80個常年蔬菜種植基地,常年蔬菜年產量約9.9萬噸。其中,三亞農投集團打造約110畝的常年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常態化種植22種以上蔬菜品種。在“菜園子”的生產環節,在吉陽區中廖村租下約110畝土地,計劃種植22種保基本蔬菜品種及引進南繁種業新型品種等水上綠色蔬菜、常年蔬菜。
作為三亞“菜籃子”的重要一環,除了種植蔬菜,在配送上,三亞農投集團也確保蔬菜從田間地頭一路新鮮到家。
其中,成立南丁凍庫臨時分揀中心,日配送量峰值預計可達1.5萬斤。在“送菜車”蔬菜配送流通環節,分揀中心位于吉陽區南丁產業園內,有蔬菜保鮮倉、生鮮倉、凍品倉以及分揀區、檢測室等,目前的日配送量在1萬斤左右。
此外,面向老百姓餐桌的“菜籃子”消費終端環節,推出了全新品牌“一鹿優鮮”平價專營店,讓群眾更加舒心、安心、稱心地提起米袋子、拎起菜籃子、端起果盤子。
新鮮的生活,也離不開智慧數字的加持。目前,三亞正積極推進智慧農產品市場試點打造,在通過智慧化、數字化技術手段對第三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引入采購、銷售、計量、結算一體化信息系統,打造一個“管理標準化、消費數字化、服務便利化”的智慧農貿市場,通過智能AI電子秤自動識別蔬菜、水果等實物,并自動按照政府指導價格生成交易訂單,有效解決傳統農貿市場在食品溯源、短斤缺兩、以及商戶擅自提高價格等方面存在的管理難題,運用數據化監管手段更好地發揮政府“菜籃子”保供穩價職能,為三亞市“菜籃子”產品的整體調度、價格調控等提供數據支撐。
(記者張慧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