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近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打造的全球首個獨立元宇宙底座MetaStack發布,可打造環境、設計完全獨立于希壤的全新獨立元宇宙,把原本6個月到一年的開發周期,如今最快40天即可完成。《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風語筑、藍色光標、超媒體控股、森博營銷等上市公司已與希壤達成生態合作。其中,超媒體控股與百度合作的獨立元宇宙城市“元邦”已經上線。百度副總裁馬杰在接受《科創板日報》采訪時表示,2023年將是開啟元宇宙商業能力的關鍵窗口。“未來幾年都是窗口期,而今年會是開始。”不過馬杰也坦言,當下元宇宙仍面臨視覺技術、聽覺技術和交互技術這三座大山的挑戰。同時,如何在元宇宙領域形成商業閉環仍有待探索。
0140天打造一個獨立元宇宙
目前,百度提供了“希壤開放元宇宙世界”和“希壤獨立元宇宙能力底座(MetaStack)”兩種方案。通過希壤MetaStack,可以最快40天內完成對獨立元宇宙App的創建。這些元宇宙,也可實現與希壤首個城市Creator City的互聯互通。對于40天的具體定義,馬杰解釋,“如果在希壤的開放元宇宙世界Creator City里,搭展廳或開一場會,快的話只需幾天。而獨立元宇宙方案的40天,是指從APP的第一行代碼開始,到整個云端、整個虛擬城市的3D模型美術設計、構建呈現,最終實現大量用戶可以登陸,所花費的時間。這在過去,需要半年到一年。”《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希壤MetaStack獨立元宇宙已有落地案例。比如,由Meta Media超媒體控股、百度希壤與BV百度風投合作創辦的“元邦”元宇宙城市,由廈門文廣集團與百度希壤打造的元宇宙城市“鏡界|Meta C”APP,以及由太一控股集團打造的元宇宙商業世界“太一靈境”等。馬杰介紹,“首批落地了不少案例。像上海人工智能大會的官方元宇宙平臺,也是基于希壤建設的。從前端的APP到后端的元宇宙平臺,包括中間的交互,都是一個獨立的元宇宙。”
02多家上市公司已加入百度希壤生態
此前,風語筑、藍色光標、超媒體控股、森博營銷集團等上市公司已與希壤達成合作。其中,風語筑與百度希壤達成元宇宙生態共建合作,成為希壤元宇宙3D虛擬建筑開發商之一,承接3D虛擬建筑或數字空間的開發打造及內容運營業務。風語筑副總經理張樹玉向記者介紹,風語筑已在百度希壤元宇宙平臺打造了元宇宙數字藝術館,是面向M世代用戶開放運營的虛擬藝術世界。而對于此次百度新發布的獨立元宇宙方案,暫時還沒有案例,但后續可能會有進一步合作機會。此前,藍色光標旗下“藍宇宙”營銷空間正式上線入駐百度希壤,成為國內首個“元宇宙營銷空間”。西南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在AI技術方面,與百度希壤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元宇宙技術與營銷聯合。通過加碼元宇宙相關領域,藍色光標的增長新動能有望顯現。馬杰表示,希壤MetaStack剛發布不久,參與的伙伴還比較少。但相信在2023年會有更多的伙伴進來,開發自己想象中的元宇宙。
03搭建只是第一步
元宇宙的概念火爆已久,但由于在實際落地中仍存在諸多挑戰,也引起了業界很多質疑。馬杰認為,元宇宙的搭建只是起點,后續依賴強大的運營能力。“40天只是完成了元宇宙的交付,這僅僅是起點。未來整個運營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支撐。我們也會交付更多運營工具,百度會扮演好基礎能力供應商的角色,幫助大家去釋放想象力。”同時,馬杰表示,元宇宙的開發成本仍有待進一步降低。“雖然一年的開發周期變成40天,但40天依然挺長,能否變得更短?元宇宙開發的人力成本和費用,也比較高。未來的這一兩年中,要把降本增效做得更徹底,越便宜、越多的人來用,平臺也會越穩定。”當然,更關鍵的在于,能否在元宇宙領域找到真正的商業模式。對此,馬杰認為,“最終一定要有成功的模式跑通,有伙伴在這里掙到錢,可以實現完整的商業閉環,目前還要一段時間去探索。”此外,在技術層面,元宇宙現階段則要翻越視覺技術、聽覺技術和交互技術這三座大山。“眼下,這三大技術挑戰都沒有解決。比如,想做到像動畫電影那樣漂亮的視覺效果,每一幀畫面要100小時來渲染。這與1秒30幀有巨大的算力差和效果差。這其中的差距,依靠的是整個行業的努力,包括移動設備上的顯卡、電池要更牛,散熱要做得更好。能不能把一部分運算放在云端去,低延遲能否實現?一旦成熟了,是很大的進展和突破。”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