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引領新產業、新業態、新消費模式的重要引擎,已深入經濟社會各方面。近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場“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現在已經進入5G時代,我國已建成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5G發展已走在世界前列。下一步,重點是保持5G良好發展勢頭,擴大其覆蓋面,加快6G研發。
身處5G時代翹首以盼6G到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我國已建成234萬余個5G基站,5G移動電話用戶超過5.75億。5G是當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發展都離不開5G。
“我國移動通信行業經歷了從1G落后、2G追隨,到3G突破、4G同步,如今的5G時代,中國或將引領時代潮流?!敝醒胴斀洿髮W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5G是一個速度更快的移動通信網絡,推動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智能時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不僅互聯,而且各種物件,如機床、汽車、路燈、空調、電視、音箱等,都有可能實現智能化,萬物智能必須得益于5G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高可靠三個特點對其他技術賦能。
如果說,4G時代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實現了人和人之間的信息高效交互,那么,5G通信網絡可以實現與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融合,合力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愉悅的體驗,驅動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
5G促使網絡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一方面,通過通信(5G)、IoT、數據智能、機器智能等技術實現了生產之間的互聯和協同,加速產業互聯網發展。另一方面,借助于信息化技術,真正實現從設計、生產、銷售、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需求個性化、生產分散化、資源共享化、成本最小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2019年被認為是5G發展元年,在歐陽日輝看來,5G改變社會尚待時日,且將經歷三個階段:產業鏈完善階段(2019年—2022年);產業融合發展階段(2023年—2025年);進入改變社會階段(2025年以后)。
歐陽日輝認為,5G不是盡頭。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將始于5G,蓬勃發展于6G。6G的大多數性能指標相比5G將提升10到100倍。比如,通信時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
向關鍵方向“集中火力”攻堅克難
我國5G雖走在世界前列,但下一步實現5G擴容提升和6G研發,仍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擴大5G規模,不是簡單地擴大應用量的問題,而是要強調深度,特別是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縱深發展,比如在制造業服務化和生產型服務業廣泛應用5G等。
“如果把覆蓋面換作目標模式,就是要解決高附加值問題,即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姜奇平表示,在虛擬科研方面以及經營環節的開放體系、生態體系、品牌打造、主要供應鏈整合開放等方面,須加快發展步伐。
姜奇平介紹,在產業互聯網的實施路徑上,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發展是大勢所趨,但從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來看,要先建立好制造業“根據地”,在“根據地”里面先拓展出一部分制造業內部的服務化產業,然后再向整個獨立的服務業發展?!霸缧┠?,我們更多著重于將制造業服務化作為5G發展方向,然后才開始逐漸向生產型服務業縱深發展?!?/p>
關于6G的布局和研發方向,姜奇平表示,當前有兩個方向可供選擇:一是和5G發展結合在一起向6G推進。沿著5G循序漸進,然后把地面和天空結合起來。目前我國在地面有優勢,基站明顯比國外領先,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換道超車”,直接把重心放在衛星互聯網上。
姜奇平認為,衛星和地面各有長處,無論選擇哪種方向,都要盡快謀劃和決斷。“我們的直接競爭對手是美國,美國6G就是向衛星互聯網進軍,其發展方向非常明確,進展極為快速。”姜奇平強調,要從戰略安全的高度來評估和統籌此事,要有排除既得利益障礙的超常規手段和魄力,敢于啃“硬骨頭”。同時,還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政策空間和方向,理順機制。如此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力量,“集中火力”攻堅克難。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