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每集只有三分多鐘,由抖音、好有本領聯合出品的微短劇《二十九》一經上線便斬獲7億播放量。
近幾年,微短劇逐漸走向風口,在影視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它的時長介于短視頻和普通劇集之間,節奏快、反轉多,被當代年輕人稱為“電子榨菜”“泡面番”。
《2020—2022年微短劇發展觀察報告》顯示,2022年1-9月,微短劇備案量達2788部64071集。截至2022年9月30日,長短視頻平臺共上線13000+部微短劇,其中精品微短劇達1600+部。2022年微短劇總分賬體量達2.5億元以上。
短短數年,微短劇憑啥能火?從創作邏輯上來說,微短劇的構成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并不是單純的影視劇情節切片,而是情節完整、節奏緊湊的短篇故事。微短劇在結構上不同于傳統戲劇層層遞進的模式,而是將“起承轉合”的“轉”放在開端,通常先拋出噱頭,再發展劇情,自始至終保持著強沖突、強反轉的模式,用一個接一個的“爆點”留住觀眾的目光。這種兼有高濃度劇情和刺激的視聽效果形式很好地迎合了當下豎屏媒介環境。同時,豎屏的寬幅能夠弱化環境,突出劇本主角,加之微短劇不像大IP選擇特定的專業演員,更多的是招募一些自帶流量的“素人”,無形中拉近了創作者和觀眾的距離。
從用戶心理而言,這種短小精煉的劇集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情節拖沓的“注水劇”帶來的疲勞,更符合當下觀眾的生活節奏。與幾十集都講不完一個故事的電視劇相比,微短劇顯然更能滿足當代觀眾的閱讀習慣。在通勤、吃飯或是睡前的碎片時間里,可以隨時隨地拿起手機投入劇情。故事以愛情主題為主,兼有穿越、甜寵,如騰訊視頻拍攝的古裝微短劇《洛陽四千金》、無糖文化制作的古裝武俠微短劇《念念無明》等,主打輕松愉悅,能在最短時間內為觀眾提供“爽點”。對生活壓力較大、日常節奏較快的年輕群體來說,微短劇的存在像一場可以身臨其境的白日夢,可以快速沉浸,也可以快速回歸現實,為他們提供了極高的情緒價值,是平凡生活里的奇異味道。
當然,藝術創作離不開商業邏輯的保駕護航。微短劇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傳播垂直、粉絲群體龐大,且當粉絲群體積累到一定數量,就可以自然地實現流量變現。對商務植入而言,這種可以引入顯性外部鏈接的迷你劇場無疑是最優選擇。正是如此,微短劇這條新賽道吸引了不少入局者,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諸如檸萌、華策、開心麻花等影視公司紛紛涉足微短劇領域,騰訊、優酷等已成為微短劇輸出的主力,抖音、快手等平臺也在迅速崛起,紛紛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不可否認的是,微短劇還處于成長期,要想保持長線發展,關鍵在以質取勝。精華需要濃縮和提煉,微短劇首先需要摒棄網絡上粗放的制作方式,追求差異化情節和精致敘事,在保留短平快特點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美學和藝術創作。戲劇的目的是給時代展示發展演變的模型,微短劇更需要關注現實題材,緊扣時代意義,推出更多雅俗共賞的優秀作品,才能保持長紅。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