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劇集和電影的火爆,2023年一季度綜藝市場屬實清冷。
疫情這幾年,綜藝的艱難有目共睹,大伙都盼望著行業能在今年迎來一波反彈。但剛剛過去的Q1,雖然招商有所回暖,但全網綜藝供給減少,平臺側供給差距擴大,同時,有效播放增長依然緩慢,口碑熱度普遍欠缺,爆款節目繼續缺位,行業整體仍深陷熱度與口碑雙下滑的窘境之中。久不見起色的市場,令悲觀情緒蔓延。不久前,《綜藝行業或許該推倒重來了》一文刷屏,綜藝節目本身被打入冷宮,但行業當下面臨的困境卻成功出圈,吸引全網關注,真可謂是既魔幻又心酸。正因為此,Q2綜藝肩上的擔子更為沉重,相比Q1,Q2市場綜N代“基本盤”和新綜藝“開拓季”的特征更加顯著,王牌節目回歸加之重磅S+項目開播,都給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作為長視頻中最具活力,也是最具敏感度的內容領域,經歷了低谷之后,Q2的綜藝市場雖然依舊會很難,但在變革與自救中,將會逐步收獲正向反饋,“綜藝沒有未來”的悲觀情緒,必然會被現實扭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整體遇冷,開局平淡
2023年已過去四分之一,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劇集市場表現不俗,為觀眾奉上了許多佳劇,有超級爆款《狂飆》;有科幻巨制《三體》;有高品質懸疑劇《他是誰》;有現實題材情感大劇《風吹半夏》《情滿九道彎》《我們的日子》;也有觀眾翹首許久的古裝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長月燼明》。不同于劇集領域的開年即火爆,一季度的綜藝市場依然春寒料峭。今年開年少了《王牌對王牌》《歌手》《吐槽大會》等老牌熱門節目,整體來看綜藝未能呈現制霸話題榜單的爆款作品。幾檔明星真人秀節目后續話題和看點沒跟上,其他新上的脫口秀、情感、音樂類綜藝也沒有達到預想熱度。云合數據顯示,Q1上新國產季播綜藝(不含衍生、晚會)共41部,同比減少10部。Q1在更國產季播綜藝(不含衍生、晚會)有效播放34億,同比下降3%。不論“綜N代”,還是新綜藝,開播數量都不多,熱度也普遍欠缺。
新綜藝方面,脫口秀綜藝《開工了!新生活》雖然圍繞年輕人關注的多方面熱點話題輸出爆笑觀點,但未能出現很出圈的話題和觀點。談話類綜藝《展開說說》每一個話題都是淺嘗輒止,并沒有聊出深度和有趣。作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種田綜藝,《種地吧》“嘗鮮”意味很強,在豆瓣也斬獲了8.9高分,但其開辟出一條全新內容賽道的探索意義更大,和全民爆款依然有一定距離。2023年Q1全網電視綜藝有效播放中,新綜藝《我們的客棧》以3.5億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12.4%位居電視綜藝霸屏榜榜首,但該綜藝口碑卻從開播后一路下滑,目前豆瓣評分僅有3.6。緊隨《我們的客棧》位居第二的是《無限超越班》,這是Q1少有的打破市場沉寂的新綜,幾乎每期都有名場面登上熱搜。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檔綜藝同為吳彤執導,作為國綜 " 最紅 " 導演之一,吳彤昔日笑點密集的金字招牌正慢慢變得不再那么耀眼,他的綜藝三板斧:情懷、明星和話題,也開始引發更多爭議。比起新綜藝,“綜N代”表現相對較好,《大偵探8》《五哈3》《名偵探學院6》口碑和熱度依然在線。《半熟戀人2》從預熱至收官期間均話題不斷,算是Q1少數有一定聲量和影響力的綜藝之一了。
蓄能求穩,走出至暗
回顧Q1 綜藝,無論是整體數量、話題熱度還是熱鬧程度均不及往年,但是我們也看到,《無限超越班》《種地吧》《我們的客棧》等更多新品類綜藝正在一部部誕生,雖然有些并不算成功,但這些節目卻表明,行業并未在暫時的低迷沉寂中止步不前,創新依然在有條不紊推進中,這正是市場的生機所在,也讓人對Q2的綜藝表現有了更多期待。從各大平臺公布的片單看,Q2約有40檔節目上線,數量較Q1有了明顯增長。雖然綜N代依然占據主流,但一些頭部節目開始陸續回歸,同時題材上也更為豐富,涵蓋舞蹈、音樂、真人秀、情感等內容,整體呈現更重磅項目聚集,多賽道集體發力的特點。重磅項目方面,《浪姐4》距離開播的日子越來越近,這是Q2毫無爭議的頭號王牌。自從開錄后,這一季嘉賓的名單,已經在網上討論了許久,盡管《浪姐》官微遲遲沒有動靜,但由于《浪姐4》已經錄完了初舞臺,姐姐們的上下班路透傳播很廣,33人全陣容已經不是秘密。
縱觀本季的大名單,盡管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天后級人物,但陣容構成符合《浪姐》的一貫操作,歌手、演員、舞者、跨界姐姐應有盡有,兼具國民度、熱度和話題度,目測又是一檔大爆款。另外,浙江衛視《奔跑吧11》《青春環游記4》,東方衛視《極限挑戰9》,江蘇衛視《蒙面舞王4》等王牌綜N代均將在Q2回歸,這些節目均創造了屹立多年而不倒的奇跡,雖然比不上那些爆紅的超級黑馬,但勝在穩定,給市場回暖提供了更好的氛圍與基礎。
除了重磅級項目和老牌綜N代,Q2也將迎來音樂綜藝扎堆上新,據不完全統計,優酷的《劇好聽的歌》,騰訊視頻的《野生潮音》《舞臺2023》,愛奇藝的《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樂隊的夏天3》,芒果TV的《聲生不息·寶島季》均將在Q2開播。事實上,音樂類綜藝一直近十年國產綜藝市場最為穩定的一個題材,不管風口上的新寵如何更替,音綜卻一直穩扎穩打不可或缺,對此,兩大王牌節目《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功不可沒。 2021年,偶像選秀與養成類節目被按下暫停鍵后,整個綜藝市場的內容格局以及背后復雜的產業鏈被迫大洗牌,這兩年,選秀離場留下的市場空白,一直是音綜挑大梁在補缺。不可否認,音樂類節目仍是撐起綜藝半邊天的常青品類,而能和音綜一決高下,比數量和影響力的,恐怕只有五花八門的真人秀了。
Q2愛奇藝的《萌探探探案3》《一起露營吧2》《漂亮的戰斗》《花花嘻游記》《喜歡你我也是4》,騰訊視頻的《五十公里桃花塢3》《如約而至的露營》《好友好有愛》《幸福三重奏4》,優酷的《帳篷營業中》《了不起!舞社2》《怦然心動20歲3》,芒果TV的《女子推理社》均將陸續開播,內容涉及推理、露營、情感、旅行、舞蹈等多個垂類,接下來,圈層化真人秀依然是綜藝市場回暖的加速器。
綜藝未來,依然可期2019年之前,綜藝大盤不斷膨脹,當時就連一些新播的小制作,都有足夠的流量得到廣告主的青睞。然而,行業發展規律疊加外部因素,讓“砸錢就能砸出個現象級綜藝”的時代一去不返,市場冷落、寒意叢生,現在如果問觀眾上一部爆款綜藝是什么?估計大家都得好好想一想。這兩年,綜藝的遇冷有不可抗的現實,既有平臺降本增效和疫情余波的影響,也有短視頻對觀眾注意力的搶奪。畢竟,國內用戶總時長只有那么多,此消彼長之下,綜藝的存量空間正在被一點點蠶食。當然,拋開這些原因,國產綜藝自身也有問題。綜藝這個內容品類,天然就具有衰減效應,沒有什么打家業,守家業,只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能挺過幾年的綜N代鳳毛麟角,多數節目都是在遞減中重復,很快就被后浪所取代。
因此,創新永遠是綜藝不斷前進的內生力量,過去幾年的黑馬爆款也高度依賴新的題材和新的噱頭。作為國內綜藝的王者,芒果過去二十年能始終引領內娛風潮,靠的就是敢爭先,敢嘗鮮。2004年的《超級女聲》,首開內娛初代選秀先河,草根第一次可以真正通過投票,選擇自己的偶像。2013年的《我是歌手》第一次嘗試“反向選秀”,以前草根上臺專業評委坐臺下的格局被徹底調轉。2020年的《浪姐》,又是順應互聯網給大齡女明星多一些機會的呼聲,推出勵志向、女性力量的才藝展示,開辟了“她綜藝”這個賽道。不久前,優酷副總裁沈嚴在和文娛價值官對話時,也反復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今年年初,《無限超越班》的創意和新意對Q1相對冷淡又渴望“波瀾”的綜藝市場猶如一場及時雨,傳統模式+創新競演以及賽制的多樣新奇,讓大家看到了競演類綜藝的另一個突破口。接下來,精細化運作、模式創新以及對內容價值進行更多思考,對于綜藝行業至關重要。
開年綜藝行業的相對沉寂、觀眾對綜藝的吐槽都讓從業者最近感到焦慮,盡管充滿各種不確定,但長視頻依然是優質內容的核心產地,雖然Q1表現不夠搶眼,但4月的市場已經開始復蘇,包括沈嚴在內的多位業內人都對行業今年的前景表現樂觀。以好內容為本位,保持創新力,我們期盼中的那個更好更暖的未來,也許就在不遠處等待著。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