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召開2023年一季度工作會,在領導講話中,曾這樣提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舉全集團之力安全高質辦好國家級、省級和海峽兩岸大型活動項目,同時積極應對電信、移動OTT對集團IPTV業務的沖擊。
在各省市的IPTV用戶規模方面,福建雖然不算排名靠前,但也是千萬級的用戶大省,將電信運營商的OTT業務視為沖擊,一定程度上可見由此帶來的危機感。
廣電新媒體近些年一直在強調居安思危,打造播控之外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正是這種危機感的體現。
而運營商和播控方經過多年的“相愛相殺”,雖然已經形成了某種平衡,但由于認知不同、訴求不同、處境不同,廣泛的共識難以形成,這種平衡終究有些微妙。
IPTV新媒體當前存在過多依靠運營商分成,過于依賴特許經營權的狀況,部分省份市場化程度不高,面對運營商的話語權也相對較弱。這也是為什么近幾年各地廣電新媒體們積極謀求拓界破圈,希望IPTV基礎視聽之外更加多元業務的打造,培育出“第二價值曲線”,找到新的增長抓手。
反觀運營商,借助IPTV早已完成了流量銷售和寬帶的接入升級,也讓ARPU值大大提升。而到當下,由于IPTV較為封閉的體系、相對割裂的市場,以及與寬帶強捆綁下增值業務轉化率的不足等原因,在運營商業務體系內,反而顯得有些拖尾了。
正是因此,運營商一直沒有放棄對OTT的切入。中國移動自不必說,雖然其IPTV的占比已經超過OTT,但也尚存不少OTT區域。在業務方面,比如小編所在的北京,目前58元及以上套餐用戶,就可以參加“100元享客廳觀影套裝一次性配齊”活動,其中包括互聯網電視機頂盒、語音遙控器,及三個月影視會員。
再比如中國電信,此前也在部分地區重點推廣過辦理電信“全家享”套餐送智家小果+全年愛奇藝黃金大屏會員活動。
今年,中國電信還重點推廣了其天翼云盒業務。據官方介紹,天翼云盒是一款數字化電視大屏產品,集“影音娛樂、AI互動、生活服務、智能家居控制”于一體,多元覆蓋家庭用戶視聽、娛樂、學習、辦公、健康、家居控制等應用場景需求。據了解,這一業務也已經在部分省份推廣落地。
如果站在業務的角度來看,運營商布局OTT也是有著相應理由的,因為相比市場更為封閉和割裂的IPTV,OTT更加靈活、更加開放,不僅能快速進行創新迭代,也更容易實現集約化發展。
尤其是集約化,這對視聽內容而言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只是IPTV這些年一直未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反而是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等玩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而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看,同樣是電視大屏業務,IPTV分成高于OTT的現實,或許同樣是運營商切入OTT的原因所在。
其實,對IPTV新媒體來說,如今除了運營商OTT業務帶來的沖擊,有線+OTT的威脅同樣不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自然是這兩年多省廣電和電視廠商合作推出的OTT直播業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