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話作為運營商基礎通話業務的升級,通過將AI和算力引入到原生網絡中,為用戶提供多媒體、可視化、全交互的全新體驗,為5G發展注入新活力,讓傳統通話業務煥發新生,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商業模式的全面升級,為通信業務的未來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資料圖】
新通話業務的本質是什么?如何成為5G 時代的標志性應用?新通話發展還面臨哪些問題?
5G時代的標志性應用
5G新通話是在VoNR音視頻通道的基礎上搭載新的IMS數據通道(IMS Data Channel,簡稱IMS DC),在高清音視頻通話基礎上,通過IMS DC可以同步傳遞任意多媒體信息,從而將實時通話升級為實時交互式/沉浸式通話。
5G新通話不僅包含基于IMS DC的5G通話,還包括基于5G網絡視頻能力實現的通話業務。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CS&IMS領域總裁陳海永在接受《通信產業報》全媒體采訪時表示,5G時代,通話業務向智能化、交互化、沉浸化的方向演進。新通話,通過將AI和算力引入到原生網絡中,不僅滿足人們的溝通問題,還能夠幫用戶提高生活品質、提升工作效率等,讓公眾和用戶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新體驗。
無疑,新通話作為5G時代的標志性應用,有望成為 5G To C的殺手锏。新通話業務使運營商服務實現了從語音到視頻,再到內容的跨越,打開產業新空間。
積極部署
當前國內四大運營商已在進行新通話的試點,網絡、標準、終端是推動新通話業務快速發展和普及的重要因素。
3GPP在R16中引入了IMS數據通道,并在R18中正式定義了NG-RTC架構,為新通話打下了協議和標準基礎。2021年8月,中國移動、紫光展銳、鼎橋、華為等,成立5GDNA VoNR+工作組,推進VoNR+(新話音)標準技術及產業發展;GSMA也成立了新通話Foundry項目,推動新通話產業發展。
我國5G基站已超273萬座,VoLTE滲透率達到了85%,5G用戶滲透率超過33%,為國內5G新通話發展提供基礎。
中國移動在2022年7月已開啟了5G新通話的試點驗證,今年中國移動在試點省份進行業務驗證和友好用戶測試,推出點亮屏幕、愛豆來電、商務速記,在原有推出的趣味通話、通話字幕上不斷進行業務創新。中國電信將積極推動5G新通話業務平臺建設工作,加強整體云網規劃、完善業務運營體系,實現從“現有終端+視頻通話智能應用”逐步升級至“原生5G新通話終端+可實時智能交互服務”。中國聯通推出5G新通信系列業務,從全場景視頻通信能力疊加,到AI能力進一步疊加通信場景,再到新通話可交互入口,最后演進到元宇宙通信的四階段發展規劃。中國廣電發布《5G新通話白皮書》,并打造全新多媒體融合服務平臺。
“從音視頻通話到智能交互式通話的技術與市場基礎已基本形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新業務主管付國強在近日舉行的新通話產業論壇上表示,隨著領先運營商的規模化部署,5G新通話將走入公眾視野,繁榮5G應用生態,豐富個人體驗,使能千行百業,增強人們對5G改變社會這一目標的獲得感。
改變了什么?
新通話是通話形態的變革,從打電話、多媒體通信,升級到疊加智能、交互等能力的多場景通信。新通話使人與人的通信實現了感官延伸。5G新通話還會結合AI/AR/VR等技術,提供更好的沉浸式交互式感官體驗,解鎖5G新通話在各行業、各場景的無限想象,開啟全新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多媒體實時通信時代。
新通話推動了VoLTE/VoNR用戶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進一步加快VoLTE/VoNR網絡互聯互通的進度,將越來越多的用戶的語音通信盡快統一到VoLTE/VoNR目標網架構上,帶來新通話基礎網的加速建設。
與此同時,新通話改變了產業生態。在傳統語音階段,產業鏈主要是運營商和設備商,設備商提供設備,把網絡建好,運營商把運營做好。到了新通話時代,隨著算力和AI的能力的引入,以及數據通道的引入,給第三方的合作伙伴創造了很大的空間。“我們有機會聯合整個產業鏈第三方的伙伴,一起把這個蛋糕做大,因為人工智能、AI算力能為企業提供一些通道,這個空間是無限大的。“陳海永表示。
網絡設備、終端、芯片以及AI應用等是新通話產業鏈的重要環節。華為作為網絡設備提供商,提出新通話1+3+N解決方案框架。紫光展銳提供了5G新通話“Turnkey”級終端解決方案,除了提供Data Channel媒體傳輸協議棧和IMS協議棧實現外,還覆蓋通話應用、操作系統框架。通過芯片與軟件平臺全棧式一體化服務能力,高效支撐5G新通話生態建設。小米手機通訊技術部副總監辛向磊表示,5G新通話憑其可視化、可交互等特點,重新定義了通話體驗。小米愿與行業伙伴一道,共建新通話產業生態,將更多創新有趣的新通話應用帶給用戶,開創通話業務的全新未來。科大訊飛運營商事業部新通話產品線總經理劉平平表示,依托源頭核心技術,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發布七大核心能力賦能5G新通話,打造通話中的智能助理,加速實現“以上層創新應用帶動底層基礎通話”,成為“5G新剛需”。
目前新通話規模發展依舊有諸多挑戰,需要產業鏈合力推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攜手產業伙伴推動新通話的技術標準和商用發展,繁榮終端、應用和內容生態,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強產業發展協同。中國電信增值業務運營中心總經理周文君面向行業提出統一行業標準、統一終端能力要求、加強運營商平臺建設、培育創新應用場景四大倡議。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