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7月4日訊在網格長李孝彬的“微協商”下,原本爭執不下的李先生和劉先生握手言和,壓在兩人心上多日的煩心事總算得以解決。這是近日發生在晉江市池店鎮池店村第一網格的一件事。
“我們先喝杯茶,有什么事慢慢說?!痹诔氐甏宓谝痪W格點,李孝彬邀請當事人雙方到茶桌邊喝茶、邊協商。隨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事情展開全貌。
(資料圖片)
不久前,李先生雇用的工人小魏被狗咬傷了,小魏找到飼養狗的劉先生要求賠償醫藥費和誤工費卻遭到拒絕。劉先生也是一肚子委屈。他表示,咬傷小魏的狗是一只流浪狗,并非自己所養。有一次,這只流浪狗跑到自己廠里,出于同情,劉先生喂養了一回。沒想到,這只小狗此后每到飯點就到自家工廠來。
李先生并不認可劉先生的說法。他認為,既然小狗每到飯點就到劉先生的工廠吃飯,劉先生就默認了領養小狗?,F在小狗咬傷人,劉先生自是要負責。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為此爭執不下。兩家企業所在的池店村第一網格網格長李孝彬聽說這事后,立即邀請兩人到網格點協商解決。
理清事情始末,李孝彬從情理角度勸說劉先生,無論狗是不是他的,劉先生確實存在喂養行為,狗也因為他的喂養而長期在這一帶徘徊,并出現咬傷小魏的情況。轉過頭,李孝彬又告訴李先生,小狗雖然咬傷了小魏,但狗并不是劉先生的,若只是出于好心投喂,便因此賠償醫藥費和誤工費也并不合理。通過三方協商后,劉先生同意賠償小魏醫藥費,雙方當事人都表示認可。
這是池店村第一網格開展“微協商”以來處理的第五件實事。
從去年開始,池店村通過摸索實踐,以網格黨群服務中心站為依托,發揮黨組織引領動員作用,形成協商有程序、議事有場所、參與有活力、需求有回響的網格“微協商”機制。
“‘微協商’是很靈活的,形式不拘一格,無需布置會場,不論人多人少,一張方桌、一壺清茶、幾把凳子、群眾圍坐,共商共議,讓群眾的話有地方說、苦有地方訴、理有地方講,這樣在網格發現問題、在網格糾紛調解、在網格化解矛盾。”池店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清龍介紹,“微協商”并非漫無目的地“亂談”,需秉持平等參與、理性表達的原則,按照“大事大議、小事小論、急事立議”原則,從而形成廣泛多層、有序高效的“村民議事圈”。
接下來,池店村將繼續深挖網格“微協商”機制潛力,通過廣泛宣傳、充分培訓和持續實踐,引領村民和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協商實踐。
(記者 曾舟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