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界光伏似乎成為了企業轉型的一股潮流。不少A股上市公司為扭轉自身經營困境,紛紛跨界光伏轉型發展。
然而,跨界未必就一定能成功。就在近日,原本寄希望大舉跨界光伏謀求轉型的印刷油墨龍頭樂通股份,在多次謀求轉型遇挫之后,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大幅減少對HJT電池項目的投資規模。
(相關資料圖)
更有甚者,被稱為今年A股“第一家”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如今也已經宣告失敗,無果而終。
縮減股權 從不低于40%削減至5%
公開資料顯示,樂通股份成立于1996年,主營業務為國內包裝印刷油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2009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今年7月中旬,樂通股份曾宣布籌劃一筆重大項目投資,擬安吉經開區與其他合作方共同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建設高效異質結電池和組件智能制造項目,總投資約47億元。項目原計劃分兩期執行(一、二期投資分別為16億元和31億元),擬建設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以及4.8GW電池組件全自動智能產線。
然而,一個月后,樂通股份于近日披露最新進展,公司將大幅減少對異質結電池項目的投資規模,本次投資將不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公告顯示,原擬由樂通股份出資持有項目公司不低于40%的股權變更為出資持有5%的股權。而以項目公司2.5億元注冊資本計算,該公司本次對外投資大幅削減至1250萬元。
從出資持股不低于40%到5%,樂通股份作出了一次重大轉變。而這一轉變的原因,恰恰反映出其業績上的窘境。
以小博大 1500萬現金博47億大項目
實際上,由于近年來主業發展遭遇了瓶頸,樂通股份自2015年起已經多次嘗試轉型。
先是跨界進入互聯網廣告行業,但業績不及預期;其后,擬收購九域互聯100%股權、普菲特100%股權等欲完善公司數字營銷產業鏈失敗;后又欲收購中科信維,進入數據存儲業務領域,最終也是無果而終。而在2022年時,該公司甚至一度考慮布局煙草及核電領域,經過多次籌劃最終還是被否。
現如今,該公司又欲巨額投資HJT電池領域。而高達47億元的項目投資額,也超過了其當前的總市值(約33億元)。
業績方面,根據其財報顯示,2022年該公司的營收額大約4億元,凈利潤虧損3143萬元;不僅如此,其凈利潤已經連虧2年,扣非凈利潤更是連虧5年。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凈資產總額僅7362萬元。
今年一季度,樂通股份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8191.61萬元和25.69萬元,同比變化分別為-18.74%和105.61%,雖然凈利潤扭虧為盈,但是整體水平仍低迷。此外,其負債合計5.62億元,凈資產為7519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1503萬元。
可見,以低迷的業績、1503萬元的現金儲備、高額的流動負債,去投資47億元的光伏項目,這對于樂通股份而言,無疑將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其資金方面的壓力可想而知。
最終,樂通股份決定調整這一投資事項,縮減其投入資金比例,對于業績相對拮據的跨界企業而言,無疑算得上一次明智之舉。
跨界者眾 今年“第一家”已宣告失敗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跨界光伏產業的企業超過100家,其中不乏比亞迪、理想汽車等汽車巨頭,也有海爾、TCL、創維等家電巨頭,還有保利、碧桂園、萬科等房地產巨頭,另外還有皇氏集團、棒杰股份、江蘇陽光等多個行業的知名上市公司。
其中,跨界光伏成功者如鈞達股份、上機數控、雙良節能等,實現自身業績的飛速發展;而有部分企業跨界光伏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而事實上,今年第一家宣告跨界光伏的A股上市公司——奧維通信,如今也已經終止跨界計劃,以失敗告終。
2023年1月初,奧維通信曾發布了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擬與上海熵熠組建合資公司投建5GW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到今年6月,該公司再次公告,由于交易各方對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方案的核心條款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總而言之,跨界并不是“一跨就成”,而且跨界光伏本身又是一項風險較高的投資行為。謹慎抉擇,量力而行,方為上策。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