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3年8月,三家運營商相繼公布了上半年經營業績。結合三家運營商經營情況來看,上半年我國電信行業總體仍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效率效益明顯改善,科技創新布局進一步強化。展望未來,電信行業長期增長的前景整體較為樂觀,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建議運營商充分把握數實融合機遇,著力打造以創新為核心的內生增長引擎。
上半年電信行業發展呈現四大趨勢
一是總體收入增速放緩,但仍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2023年上半年,電信行業收入累計完成8688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持續領先全國GDP增速,但較去年同期下降2.1pp。具體來看,三家運營商通服收入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降幅分別為2.3pp、2.2pp、2pp。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受疫情、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國內經濟仍處于復蘇階段,總體需求仍不足。2023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復合增速僅為3.7%,顯著低于疫情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仍下降16.8%,居民收入預期下降,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導致信息服務領域有效需求不足,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壓力較大。
二是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以云為代表的新興業務成為增長主動能。2023年上半年,行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880億元,同比增長19.2%,拉動行業整體收入增長3.7pp。具體來看,三家運營商的新興業務收入1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占通服收入比均超過四分之一,對通服收入增長貢獻率超過六成,明顯走出發展“第二曲線”。其中,云業務保持高速發展,上半年,行業云計算收入同比增長38.1%,三家運營商云業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占新興業務收入比均達三成以上,市場地位顯著提升。其中,移動云IaaS收入份額排名國內前三,自有IaaS+PaaS收入增速超100%,全場景觸達服務能力實現業界領先,力爭全年收入超800億。天翼云保持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國內前三、政務公有云基礎設施第一、全球運營商云第一的市場地位,形成開放合作的國云生態,合作伙伴超過5000家,計劃全年收入過千億。聯通云持續夯實基礎能力和平臺建設,圍繞七大場景云形成豐富的細分場景解決方案,并計劃全年收入超過500億元。
三是效率效益明顯改善,數字化成為降本增效核心手段。2023年上半年,三家運營商凈利潤均保持8%以上高速增長、凈利潤率同比均實現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運營商持續強化精準投入集約降本,2023年上半年,三家運營商加快推進渠道轉型,強化精準營銷,銷售費用使用效率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國電信銷售費用占收比同比下降0.7pp,低銷廳店占比同比下降3.4pp。另一方面,是運營商數字化運營水平不斷增強,中國移動著力推動能力中臺規模應用,月均調用量達到402億次,較2022年全年增長192.3%,上半年對外變現和對內降本的價值實現超100億元;中國電信搭建數字化轉型服務大平臺,加強數字化能力封裝與供給,智能客服量占比同比提升9.7pp,AI數字人客服分流視頻客服量達六成;中國聯通強化一體化能力建設,加強網絡業務同頻共振,打造10余款網絡創新產品,累計上線超過100個網絡智慧運營場景,帶動生產經營增收降本。
四是創新重視程度顯著提升,AI、算力等領域布局步伐加快。2023年上半年,三家運營商圍繞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創新布局,研發費用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在算力網絡方面,面向國家“東數西算”工程部署,三家運營商積極布局智算資源,強化算網產品、能力供給。中國移動的數據中心能力覆蓋“東數西算”全部樞紐節點,智算總能力達到5.8 EFLOPS,開展最大智算中心的建設規劃,加快自主研發算網大腦。中國電信在貴州等地建設公共智算中心,智算能力達到4.7 EFLOPS,同比增長62%,提供“智算+超算+通算”一云多算服務,并率先推出一體化算力套餐。中國聯通強化智算網絡構建,已在廣東、青島等地開展智算中心布局。在AI方面,三家運營商加快搶占AI高地,圍繞客服、政務等產業互聯網領域發布AI大模型。中國移動打造具有運營商特色的“九天”人工智能平臺,匯聚中臺能力近1000個,發布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助力產業智能化、融合化。中國電信發布TeleChat生成式語義大模型,應用于智能客服、智慧政務等場景,升級首個城市治理百億參數通用視覺模型,提供5500個場景算法。中國聯通構建語言大模型,發布了鴻湖圖文大模型,實現以文生圖、視頻剪輯、以圖生圖等功能,下一步計劃加快重點行業落地試點。
未來發展展望及建議
長期來看,電信行業增長前景整體較為樂觀,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一方面,支撐電信行業穩步增長的基本面依然穩固,上半年,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顯效發力,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表明了我國經濟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同時,國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等多重政策利好疊加,伴隨以通用AI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浪潮的興起,有望進一步激發大眾數字消費需求,推動政企用戶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快速回升。另一方面,運營商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存量市場飽和已成定局,傳統語音、流量業務持續負增長或微增長,同時信息服務轉型領域的競爭日益加劇,面臨領先互聯網企業等多元化市場主體的全方位競爭,以及資本投入大、短期回報低等多方面挑戰,對運營商升級核心能力、提高數智化運營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面向未來,建議運營商充分把握數實融合機遇,著力打造以創新為核心的內生增長引擎。一是要在存量中尋求增量機會,面向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新場景新需求,不斷豐富信息服務產品供給,做好疊加態、多元化的價值經營,創新線上線下全方位協同、公域私域融合的數字化營銷模式,有效激發市場活力。二是要強化創新布局儲備未來,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契機,做好新技術新業態前瞻布局,充分結合技術創新、客戶規模和豐富場景優勢,鍛造面向長遠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構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第三、第四曲線”。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