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多次發布關于5G RedCap的消息,后續,廣電注定跟進這項技術,一起來關注下。
相關意見稿
8月29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意見。RedCap是3GPP Rel-17提出的一種5G輕量級用戶終端類型,通過減少終端帶寬、減少收發天線數量、降低調制階數等方式,大幅降低了5G芯片、模組和終端成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發展目標
到2025年,5G RedCap產業綜合能力顯著提升,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融合應用規模上量,安全能力同步增強。5G RedCap技術產業穩步發展。5G RedCap 應用規模持續增長。5G RedCap 產業生態繁榮壯大。
主要任務
(一)推進 5G RedCap 標準制定。行業標準,國際標準(二)構建 5G RedCap 產業體系。(三)加快 5G 網絡 RedCap 能力升級。適度超前原則,分階段分區域推進。(四)積極開展 5G RedCap 應用創新。(五)打造行業領域 5G RedCap 示范標桿。模式創新、成效顯著、易復制推廣(六)構建融通發展的 5G RedCap 生態環境。產業優勢,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七)提升 5G RedCap 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協調
(二)做好監測評估
(三)加強人才培養
(四)加大應用推廣
常銳評
5G輕量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廣,能為全球通信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機遇。到底有啥好處?1.降低終端復雜性和成本2.適應更多應用場景3.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4.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5.促進可持續發展
3GPP為了使5G網絡能夠賦能大量中低性能物聯網場景,專門推出的“低配版”5G。補齊5G網絡能力的中間地帶:RedCap是蜂窩物聯網又一重要演進。
發現大部分參與討論的廠商都提到RedCap的增強應該覆蓋LTE Cat.1和Cat.1 bis,但不應該與低功耗廣域網形成重疊,這一提議最終形成共識,可以說未來R18版本的RedCap將會對4G LTE形成全面替代。
對于廣電而言,機遇很多,各種應用場景,都有無限前景。移動支持,電信聯通什么態度?廣電NB-IOT.以前沒搞 cat1也沒搞,這戲redcap要搞不?前段時間廣電做了相關測試。雖然RedCap相對于高性能5G終端將實現成本大幅下降,但與成熟的4G終端相比,初期商用的成本依然會居高不下。當前,Cat.4模組最低成本已達到70元左右,Cat.1模組成本也下探至40元以內,不過,4G物聯網模組成本到這一水平,是經歷了多年時間,且達到億級以上的出貨量才實現的。RedCap成本的下降,也必然需要經歷時間和出貨量的考驗,在一定規模下才可能實現前期沉沒成本和固定成本攤銷。Cat.1和NB-IoT占據份額最高,4G其他制式其次,NB-IoT已納入5G,且與RedCap不形成交叉,Cat.1和4G其他制式的終端由于還在生命周期內,在數年內無法升級至RedCap,RedCap很難實現對存量終端的替代。
標準制定、技術研發、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探索……RedCap標準的凍結,或許可以看作是一個提前的技術標準儲備,給業界提供一條推進蜂窩物聯網發展的長遠路徑,廣電物聯也是一種起步!
運營商動態頻頻,面對如此的的市場競爭和壓力,需要廣電人自己專注、挖掘場景。
廣電,跟上!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