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外資持續流入,光伏設備板塊也跟隨大盤回暖,全天收漲1.06%,輔材及設備端市場關注度較高,領漲板塊。消息面上,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在經歷了劇烈下跌的階段后終于止跌企穩,下游企業排產情況好于預期,增加備貨,反映對年后需求的樂觀態度。
產業鏈價格逐漸企穩
去年11月底,在某廠商帶領下,硅片率先降價,旋即帶動各環節價格暴跌。年末需求轉冷是一大因素,根本原因,是上游硅料產能逐漸釋放,根本撐不起如此高的硅料價格。
多晶硅自去年11月出現下形趨勢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致密料價格跌幅價格達到58%;硅片也不遑多讓,從12月初7.10元/片的高點跌至1月9日的3.51元/片,累計跌幅達到50.56%。電池片同樣于11月底開始出現下行趨勢,并在12月下旬出現迅速下跌,截至1月12日報均價0.79元/瓦,累計跌幅達到41.48%。組件跌幅最溫和,以單晶PERC組件單面182mm為例,自12月1日以來,累計跌幅為12.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在上周,產業鏈價格似乎止住了連綿不絕的跌勢。
從1月10日開始,隨著下游組件、電池片等企業近期主動提升后期排產計劃后,硅片端對年后市場預期樂觀,疊加前期庫存得到良好消化。截至元旦過后,市場庫存已經降至6.5億片左右,比12月中旬降幅約41%。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硅片價格率先止跌上漲。而且漲價會隨著下游接受度的提高逐漸傳導,之后幾天的價格走勢里,電池片和組件端開始止跌。
就連硅料端,前期跌幅超出了部分硅料廠的預期,加上硅片企業主動提產,于是挺價惜售。據SMM,近期多晶硅成交價格又突然漲到160-170元/千克。
(SMM)
從長期來看,今年硅料、硅片供大于求的情況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價格最終會回到相對較低的位置。而下游電池片、組件端既受新技術導入影響,又受今年地面電站需求影響,能夠在維持當前價格的基礎上擴大成本價差,那么盈利修復的確定性就更強。也正由于這種預期,年初以來,組件端企業股價有著良好表現。
(iFind)
組件需求向好,明年地面電站成最大亮點
開工率的提升以及市場信心的恢復也釋放了積極信號。盡管節前終端電站多個項目暫時進入停滯,但龍頭企業們春節不放假,同時推遲了檢修計劃,正常生產,開工率普遍提升。SMM預計1月份組件國內產量將達到28GW左右,較原計劃提升12%。
降價趨勢明確后對于終端裝機需求形成了直接利好,明年將是光伏電站大年,去年在高招標量的襯托下,裝機數據顯得十分慘淡,同時意味著大量裝機任務會在今年完成。
2022 年前三季度地面電站裝機 17.27GW,同比+88.75%,全年預計不超過40GW。而全年央企光伏組件招標量累計就達到154.1GW。
隨著價格企穩,博弈階段趨于尾聲,終端觀望情緒降溫。開年以來,中國電建便開啟了26GW規模之巨的組件招標,吸引了48家企業進行投標,盛況空前。作為風向標,中標份額和平均價格將反映組件議價能力。
當前高低價波動較大,1.5元/W的底價反映了下游廠商對硅料價格跌至100元/kg的強預期,預計將保持盈虧平衡。而頭部企業報價較高,成交均價在1.7-1.8元/W,如果優選一線廠商采購,則超額盈利非常可觀。
(國金證券)
組件企業里,去年晶科能源在組件賽道表現十分亮眼。根據光伏盒子不完全統計,2022年,晶科能源全年中標78個光伏組件采購項目,合計中標規模超過20GW,創歷史新高,相比去年中標3GW。從中標價格來看,晶科組件中標均價為1.93元/W,共有11個項目中標價超過2元/W。
出貨量上,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和阿特斯依舊穩占前五。去年剛剛宣布加入組件環節的通威強勢入榜,展示了不俗的實力。
根據索比的統計,去年光伏組件前十出貨量合計超過240GW,同比增長60%,在全球組件需求占比中,由21年的75%提升至90%以上。
(黑鷹光伏)
中國組件企業不僅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核心參與者,更結合全球貿易結構變化的潮流,將中國光伏推向全球。今年1月10日,晶澳科技宣布已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為其在美首個制造廠租賃了場地,即將生產高性能太陽能組件,預計將于2023年四季度投運,最大年產能可達2GW,成為亞利桑那州最大的光伏生產基地。
關鍵詞: 安穩過春節 光伏產業鏈價格止跌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