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港A生物醫藥、醫療服務、CRO等概念大跌靠前。
截止A股收盤,博騰股份、成都先導跌超5%,康龍化成、普蕊斯、泰格醫藥跌超4%;港股生物醫藥股全線下挫,云頂新耀-B大跌超13%,兆科眼科-B跌超10%,諾輝健康、心通醫療、亞盛醫藥等跟跌。
消息面上,今日上午,中紀委官網及官微均刊發頭條文章,直指醫療行業腐敗。
【資料圖】
中紀委點名醫療行業
今日早間,中紀委官網上刊發頭條文章《嚴查醫療領域隱蔽利益輸送》,直指醫療行業腐敗。
文章指出,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5起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行動典型案例,其中2起是發生在醫療衛生行業的以科研贊助、支付回扣形式進行的商業賄賂事件。
通報稱,隨著對商業賄賂案件查處力度不斷加大,一些醫藥企業采取更為隱蔽、復雜的手段,為其賄賂行為披上“合法外衣”。如,有的企業以贊助科研經費、學術會議費等名義,進行不法利益輸送;有的在醫藥購銷環節給付醫院工作人員回扣;有的通過生產環節虛抬藥品價格、流通環節虛假交易等方式套取資金進行賄賂。
文章還指出,隨著查處力度不斷加大,醫療領域風腐問題不斷隱形變異、迭代升級。其中表現有:人前“清廉樸素”,人后扮演“操盤手”,受賄人作案隱蔽化;隱藏身份,幕后操作,行賄人警惕性增強;“定制式”招投標、“規避式”委托采購、“供股式”入股分紅、“福利式”研討培訓,利益輸送方式隱形變異,為賄賂行為披上“合法外衣”。
文章認為,醫療領域專業性較強,相關違紀違法行為具有一定隱蔽性,問題不易被察覺。但貪腐手段再隱蔽,總會留下痕跡。實施“小切口”突破、“靶向式”查處,相關問題還是有跡可循。
緊隨其后,中紀委官微也同步發布《防范意識強、行為隱蔽......查處醫療行業利益輸送須“道高一丈”》一文。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醫藥、醫療股等全天重挫。
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
雖然近日來,醫療板塊處于震蕩波動階段,不過整體來看,自去年年底以來,板塊處于一路上揚態勢,而這一輪走強的累計漲幅已超過了18%。
此外日前,為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國資委等13部委印發《支持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提出,將國企辦醫療機構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納入分級診療和醫療急救體系,將符合條件的國企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同時,方案支持「以醫療健康為主業的國有企業進行重組并購」。
由此可看,政策端為醫療產業在加碼助力。
另一方面,多數醫藥企業“預喜”。數據顯示,截至2月2日,共有238家上市醫藥企業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其中,超過8成醫藥企業“預喜”。在預計實現盈利的145家企業中,不少醫療企業表現亮眼。
展望后市,開源證券表示,2022年業績預告進入集中發布階段,2022年醫藥板塊受制于疫情短期不利因素影響業績承壓,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開后,上游生產、中下游客流有望恢復,醫藥公司生產經營的制約因素有望消除。
此外,2022年多家公司為保障后續發展經營,對于公司商譽、存貨等進行了計提減值準備,降低經營風險,2023年有望輕裝上陣,迎來業績拐點。
此外,葛蘭近日表示,隨著疫情對于行業的擾動逐步減弱,相關公司將會回到長期增長的趨勢中。醫藥行業的長期增長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創新依然是行業成長的最為重要的驅動力。整體而言,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但中長期而言,繼續看好醫藥生物板塊的配置價值。
關鍵詞: 醫療股嚇傻板塊全線殺跌 中紀委發文劍指醫療行業嚴查利益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