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國俄亥俄州一運載有毒化學物質的列車脫軌,造成有毒化學物質氯乙烯泄漏并引發火災。因應急處置不及時、不科學,該事件對事發地生態造成巨大影響,并不可避免地對周邊居民健康帶來長期危害。相比于危險貨物鐵路運輸,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風險更高,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更加頻繁,造成的損失后果也更加嚴重。雖然我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行業管理不斷規范、發展形勢持續向好,但事故仍然時有發生,暴露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中還存在一些漏洞和問題。
我國九成以上化工原料需異地運輸
近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迅速發展,帶動危險貨物物流行業快速發展。就危險化學品而言,目前已建成國家級、省級大型化工園區達200多個,各類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廢棄處置企業已達30多萬家,常用化工原料達到5000余種。但我國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和消費存在區域不平衡,95%以上化工原料需異地運輸。據統計,我國危險貨物物流市場規模已超過2.24萬億元。道路運輸是我國危險貨物主要運輸方式,運輸量約占70%,其次是水路運輸,約占23%,尤其是一些高附加值易燃、易爆、劇毒的危險品大都采用道路運輸完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有三類:化工企業下的物流子公司、央企型危化品物流企業和民營第三方物流公司。當前,我國危險貨物運輸行業從業人員162萬,57.5萬輛危化品車輛分布在1.3萬家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中。其中,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共有77萬、押運員79萬、裝卸人員5.5萬。從企業規模來看,行業集中度不高,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50輛以下車輛的企業超過60%,50至99輛的企業占比次之,100輛以上的企業占比9%,超過300輛以上的企業全國僅有35家。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多環節安全能力待加強
運輸企業小散弱現狀是制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提升的深層次原因。我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小、散、弱特點突出,大多只能提供倉儲、運輸等較低端的物流服務,產品和服務同質化較嚴重。這類服務商市場進入門檻低,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競爭激烈,抗風險能力差,管理落后,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安全意識較差,安全管理工作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大部分危險貨物生產企業只注重工廠區域的安全與環保,認為運輸風險應全部由運輸企業承擔,缺乏對運輸過程的安全要求,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危險貨物無證運輸、超載超限。隨著國家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管理逐步加強,準入門檻提高,造成一定時間內市場需求大于供給。危險貨物生產企業考慮到物流成本,多在安全要求上放低標準。市場秩序混亂,形成惡性競爭,導致多拉快跑、鋌而走險等問題頻現。目前,僅有極少部分現代物流服務商能夠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和供應鏈服務,參與企業采購、生產、銷售決策,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從物流環節對上下游產業鏈進行管理。
源頭風險突出是阻礙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提升的根本原因。我國每年發生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中,除因駕駛人超速、機械故障、操作不當引發的事故外,絕大多數事故與運輸源頭有直接關系,主要集中在:危險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和處置廢棄等各個環節的個別托運人無視國家行政法規,違規將危險貨物委托給不具備危險貨物運輸資質的單位和無上崗證的從業人員承運;違規將危險貨物給不具備相應運輸安全技術條件的車輛承運;嚴重超裝超載;將不同性質的危險貨物混裝;超類別運輸危險貨物。如2014年滬昆高速公路湖南邵陽段“7·19”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爆燃事故。這類車輛散布在路網上,某個因素出現時就可能誘發事故,引發嚴重后果。
運輸過程疏于監管是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高發的重要因素。部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對所屬車輛“掛而不管”“以包代管”,未落實動態監管、安全教育管理、電子路單如實上傳等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道路運輸及公安交管等行業管理部門也疏于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安全監管。如沈海高速公路浙江溫嶺段“6·13”液化石油氣運輸槽罐車重大爆炸事故。此外,信息不對稱,公路運營單位和交警部門不知危險貨物車輛有多少輛、什么時間、裝載何種危險貨物通行所轄路段,無法提前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通行及安全秩序實施有效管理和服務。部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駕駛員不按核準的路線、時間運輸。部分路段安全隱患突出,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通行安全風險較大。
應急能力專業性及時性不足是引發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嚴重后果的重要原因。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駕駛員和押運員安全與應急教育培訓不到位,不具備危險貨物泄漏爆燃早期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如2014年晉濟高速公路晉城段巖后隧道“3·1”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肇事車輛駕駛員擅自移動車輛導致泄漏的甲醇起火燃燒;2005年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淮安段“3·29”特大液氯泄漏事故,肇事車輛駕駛員事發報警后即逃離現場,造成特別重大損失。公路運營單位也不具備危險貨物應急處置能力,無法提供危險貨物突發事件先期處置支持。應急消防等專業處置力量一般距事發路段較遠,無法及時趕到突發事件現場處置。
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強化安全監管
當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量及從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企業、車輛和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國家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不斷提高,急需用綜合治理的辦法,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能力,實現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是強化信用體系應用,培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現代物流服務商。建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等級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信用體系作用,通過信用約束企業行為,規范市場秩序,改變當前行業管理仍然過多依賴行政處罰和技術監控,逐步改變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小、散、弱現狀,提升行業集中度,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使優秀企業能夠依靠自身車輛管理、人員素質、服務質量、安全生產和科技應用等方面獲得競爭優勢。逐步培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現代物流服務商,向危險貨物上下游企業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和供應鏈服務,與企業共享資源、共擔風險,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服務專業化水平。
二是突出源頭風險治理,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本質安全。嚴格執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周期性開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整治,緊盯人、車、路、企業等關鍵要素和準入、托運、充裝等關鍵環節,嚴格執行“五必查”規定,落實風險源頭管控,嚴肅清理“掛靠”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按照“五統一”標準完成所有掛靠經營車輛清理。實施“人、車、罐”安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素質、車輛安全措施、罐體安全技術條件,有效消除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重大安全風險,從根本上解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基礎性、源頭性重大問題,推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發展長效機制建設。推進危險貨物運輸公轉鐵,逐步降低中長距離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占比。
三是加強運輸過程監管,控制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安全風險。杜絕“掛而不管”“以包代管”,嚴格落實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動態監管主體責任,及時發現和糾正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不按核準路線行駛行為。推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通行信息部門和政企間共享,加強車輛通行道路行為監測,實施有效交通秩序管理和服務。科學規劃危險貨物運輸專用通道,配套完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停車、查控、服務等“專點”設施,試點建設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專用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套增加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專用停車位,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重點路段安全設施改造提升。構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跟蹤和信息監控“一張網”,實現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風險精密智控。
四是增強應急救援能力,及時科學處置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突發事件。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應急管理主體責任落實,做好突發事件應急準備,編制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加強駕駛員和押運員應急教育培訓,增強應急救援實戰能力。在危險貨物運輸專用通道沿線科學布局屬地應急消防力量,儲備必要的專業救援裝備。公路運營單位可建立專(兼)職應急消防隊伍,開展針對性的練兵備戰,協助處置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突發事件。借鑒江蘇等地試點經驗,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或服務區配建專業應急消防站,及時高效處置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突發事件。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