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出品|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陳盼盼
8月25日晚間,中國恒大(3333.HK)發布公告,將于8月28日復牌。
恒大公司股份自2021年3月21日起在港交所暫停買賣,至今已停牌超17個月。期間,港交所多次向恒大發出復牌指引。
恒大于最新公告中認為其有足夠的業務運營。“公司以穩經營、化風險為第一要務,以最大力度積極推進保交樓工作,取得了包括各地政府、上下游企業、業主等在內多方的理解和支持,實現了732個保交樓項目全面復工,2022年累計交樓30.1萬套。中國海南海花島文旅項目穩步運營,累計接待游客超760萬人次。”
截止2023年6月30日,恒大集團擁有土地儲備1.9億平方米。恒大還參與舊改項目78個,其中大灣區55個(深圳34個),其他城市23個。
此外,恒大透露,“公司目前的營運資金來源主要為各地政府提供的抒困資金借款、項目處置收入、存量的監管資金以及日常經營銷售收入等。2023年上半年,本集團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幣334.13億元,合約銷售面積511.5萬平方米,上半年累計銷售回款人民幣271億元。”
恒大董事會認為其已充分履行復牌指引的要求,故向港交所申請8月28日復牌。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恒大停牌的過程中,中國房地產發生了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包括停工斷貸事件出現、優秀房企債股雙跌事件、2023年二季度樓市交易突然疲軟、新的房企債務違約事件增加等。應該說恒大從停牌到復牌,本身就帶來行業的重要標志,即行業正逐漸企穩和向好。所以其復牌本身對于企業有積極的作用,但對于行業而言也釋放了非常好的信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