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源:東方IC
方翔/文
上海警方在今天舉行的“打擊整治網絡亂象 全力凈化網絡空間”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警方依法嚴厲打擊了一批借熱點事件編造傳播謠言的人員,關停了一批問題突出的自媒體賬號,其中發現并查處的編造“上海某幼兒園女教師涉嫌賣淫”“上海地鐵站無差別殺人”兩起網絡謠言案件,入選公安部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古人云,“眾議成林,無翼而飛”。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網絡時代,互聯網平臺為網民構筑起網絡公共話語空間的同時,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了不法者捏造、傳播謠言的土壤,特別是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讓真相更加難以辨別。像“上海某幼兒園女教師涉嫌賣淫”這一網絡謠言,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AI軟件加工生成虛假文檔進行傳播。從此次通報的情況來看,不少網絡謠言都是通過拼接、虛構、AI技術生成等手段編造的,顛覆了公眾對“有圖就有真相”的常規認知,讓網絡謠言更具欺騙性。對此,上海警方通過嚴查發布謠言的賬號主體,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
從表面來看,網絡謠言的滋生蔓延與平臺管理和技術濫用密切相關,但就根本而言,流量經濟才是謠言肆虐的底層邏輯之一。在流量經濟的驅使下,所有能夠形成流量并且能夠變現的信息都備受追捧,一些自媒體及網民在“蹭熱點”之余,還自行“制造熱點”,聳人聽聞,不僅突破了道德底線,更涉嫌違法犯罪。
除了追求流量,一些網絡謠言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商業邏輯。近期,各種明星演唱會熱度走高、門票“秒罄”、一票難求等現象引發社會關注。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能高價賣“黃牛票”,在網上炮制謠言。今天的發布會透露,上海警方針對部分網民利用平臺,擾亂文娛演出、文體場所等票務市場的情況,聯合約談本市重點票務類及本地生活類網站平臺,通過多方聯動,強化平臺主體責任,將隱匿于海量信息中的謠言及時遏止消除。
重拳出擊,讓網絡謠言“不敢傳”;多方聯動,讓網絡謠言“傳不了”。今年,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聯合大眾點評、小紅書、東方財富網等互聯網企業平臺發起“抵制網絡謠言 共建清朗網絡”倡議。 ?謠言止于智者,更應止于你我。作為網民,我們要做到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不轉發、不擴散不實信息,不信謠、不傳謠,避免成為網絡謠言的“二傳手”。除此之外,有關部門更應提高網民識謠、辨謠、辟謠的能力,精準推送相關辟謠信息,提升辟謠效果,讓真相“跑贏”謠言。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主管部門、平臺、媒體、專業機構,以及廣大網民應攜手共力,共同維護清朗和諧的網絡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