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嫻 詹超 陳公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印花稅下調、收緊IPO節奏和優化再融資監管、下調融資保證金比例、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8月27日晚間,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 密集推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分析人士指出,這次“四箭齊發”力度空前,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堅定態度和決心,釋放出重大、積極的政策信號,將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提升活躍度。
“以更少的資金撬動更大的杠桿”
如果按照去年證券交易印花稅2759億元的數據預估,此次減半征收可向全市場讓利約1380億元。
“我國共經歷過8次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下調,每一次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A股市場活躍度。”東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陶川介紹說,印花稅是交易股票時需要支付的稅費,下調印花稅可以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此次調降印花稅率更大的作用在于釋放積極信號。
截至8月28日收盤,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1126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47%,滬指漲1.13%,深成指漲1.01%,創業板指漲0.96%。
放寬融資保證金比例是做多市場資金、活躍資本市場的舉措之一。同日,隨著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支持適度融資需求》的公告,交易 所同步修改了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根據最新政策,融資保證金比例從100%降低至80%,此次調整將自9月8日收市起正式實施。
“這意味著投資者能以更少的資金撬動更大的杠桿,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釋放資金流動性,在杠桿風險總體可控的基礎上,有利于促進信用業務發展,盤活存量資金。”東莞證券分析師雷國軒說。
“收緊IPO節奏,將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對于市場熱議的IPO、再融資,中國證監會作出6項監管安排,其中“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備受市場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蘇有37家企業上市,與去年同期的34家相比略有增長。從整個A股市場來看,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市場已有預期,無論是IPO受 理情況還是審核都較此前放緩。從全面注冊制正式落地以來,不少企業因為現場檢查等因素,主動撤回IPO申請,實際過會率并不高。同時,注冊制改革實施以來 各個板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新股破發現象。今年上半年上市的37家江蘇公司中,首日破發的達到7家。
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新股發行和公司再融資進行嚴格的審核和監管,有助于提升市場的投資價值和風險控制能力,減少低質量企業的上市和再融資,避免市場投機泡沫和風險積聚。
“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將有效改善A股市場供需平衡,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重陽投資合伙人寇志偉告訴記者,這些措施一個最大的出發點是改善市場供求關系,提高投資者回報。
中國證監會的公告還對上市公司再融資也作出要求,包括對金融上市企業及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企業的再融資施行預溝通機制、突出扶優限劣,對再融資主體進行一定限制、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等。從資金規模來看,截至7月31日,相較于IPO,A股年內再融資對資金的吸收量明顯更大。其中,IPO首發募資2478億元,再融資規模5164億元。
此外,公告特別提出“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也就是說,房地產企業再融資限制再度放寬,有助于緩解房企的融資壓力。
“首次將減持與分紅關聯,旨在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此次,證監會就進一步規范相關方減持行為作出要求。業界普遍稱此次為“史上力度最強”的減持新規,可有效遏制激進投機行為,減少市場波動,有力提高了資本市場的透明度。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3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按照減持新規,目前A股市場分紅不達標上市公司有1649家,破發上市公司有969家,市凈率小于1的上市公司有405家。數據去重后,約2500家上市 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近半)受減持新規影響不能減持。從行業來看,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基礎化工受限企業較多,減持受限的上市公司均在百家以上。此 外,計算機、電子、紡織服飾、建筑裝飾、電力設備等行業也有相當數量上市公司將受到“減持新規”限制。
“監管首次將減持與分紅關聯,旨在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提振投資者信心。”國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師方奕說。
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是證監會近年頻繁提及的工作重點。回溯資本市場以往的“減持”政策,證監會在2007年就對減持行為作出過規定,2015年證監 會發布“18號文”,在6個月內禁止上市公司股東和管理人員的減持行為。之后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規范了股東和管理層的減持行為。前不久,滬深交易所出臺《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明確大股東因離婚、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終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的,股份過出方和過入方應當合并、持續共用大股東減持額度。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監管嚴格限制實控人、控股股東等減持行為,是證監會加強對市場秩序監管力度之舉。這一舉措可有效遏制激進投機行為,減少市場波動,提升市場穩定性。同時,限制減持行為也有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止減持行為對公司股價造成過大的沖擊。
關鍵詞: